不当采耳致耳膜穿孔,专家:耳垢有保护作用勿乱掏
不当采耳致耳膜穿孔,专家:耳垢有保护作用勿乱掏
为自己或帮助家人清洁耳朵,甚至花钱接受采耳服务,是不少人都有过的经验。但元景诊所耳鼻喉科神经科双专科陈建志医师却表示,这样的行为不但非必要,一不小心可能还会对耳朵造成伤害,必须格外小心谨慎!
采耳是什么?操作不当恐刺破耳膜
近年来,美容服务业兴起一股采耳风潮,更有许多网红直播分享体验。而所谓的「采耳」又称採耳,也就是掏耳朵,是一种以清理耳道为主,再结合耳勺、音叉、羽毛等多样化的工具,以及外耳按摩手法,达到使人感觉放松、纾压的美容护理技法。
然而,看似平常的采耳或清除耳垢等动作,若是过程中操作不当,例如力道过猛或用错方法,可能会将耳膜刺破或使耳道神经受损。据新闻报道,一名女性因右耳不舒服,前往美容理发店接受采耳,事后耳道不但流脓,还出现耳鸣现象,就医后被诊断为耳膜穿孔。女子后来求偿,但店家叫屈指采耳前已告知该女有耳朵发炎情形,是女子坚持采耳。
陈建志医师说明,当耳朵感到不适时应先就医诊疗。如希望享受坊间的采耳服务,必须确认是在自身耳朵构造正常且无疾病的情况下进行,并留意店家是否针对器械做彻底消毒,以免有传染疾病之虞。
耳朵需要清洁吗?由医师清理耳垢最安全
清洁耳垢不当,可能会导致耳垢堵塞,甚至造成听力损失。
耳垢是耳道内自然形成的分泌物,大多数人往往认为它就像身体其他排泄物一样,巴不得除之而后快。其实,耳朵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耳垢通常会随着嘴巴咀嚼张开等动作自行脱落,不太需要动手清洁。此外,像是使用棉花棒或耳掏子清洁耳道的做法,医师也不建议,一方面可能将耳垢推进耳朵更深处,另一方面可能导致耳朵发生感染。
更何况,耳垢并非完全无用,它能在耳道皮肤上形成保护层,使耳朵免受灰尘、头发或小昆虫等侵扰,也有抑制细菌增长的作用。除非耳垢已积聚、造成问题,例如耳垢堵塞导致听力下降,或有疼痛、瘙痒、闷胀感觉,甚至引发耳鸣,否则并不需特别处理。若需处置时最好由耳鼻喉科医师进行,一旦伤及神经,恐引起耳鸣或重听等后遗症。
掏耳不慎出现耳鸣或其他异状,需尽早治疗避免恶化
陈建志医师回忆,过去曾有病人习惯每天洗澡后使用棉花棒掏耳,某天右耳感觉闷胀,以为是耳垢堵塞因而改用金属挖耳棒,未料之后耳道内破皮发炎,还有传导性听觉障碍及代偿性耳鸣等症状。所幸经过及时治疗,耳朵疼痛与闷胀情况缓解,听力也恢复正常。因此提醒,如果自觉耳垢已多到出现闷塞情形,切勿强行挖耳。
陈建志医师看诊示意,患者非本人。
类似上述的顽固掏耳行为,稍有不慎时或许将引来耳闷、听障或耳鸣等各种状况,起因可能来自耳道异物(如棉花)滞留、耳道深处有耳垢栓塞、外力致使产生摩擦性耳膜血肿,或是耳霉菌感染等等。根据原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当有类似症状发生时,务必及时寻求治疗。万一延迟诊断治疗,恐怕将对耳朵造成永久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