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黄金造假案宣判:主犯被判无期徒刑,民生信托踩雷致泛海系帝国坍塌
百亿黄金造假案宣判:主犯被判无期徒刑,民生信托踩雷致泛海系帝国坍塌
2024年5月28日,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对武汉金凰珠宝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时任实控人贾志宏等18名被告人公开宣判。这起震惊全国的百亿黄金造假案终于尘埃落定,主犯贾志宏被判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他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三年二个月至十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应财产刑,对被告单位武汉金凰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金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合肥渤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判处相应罚金。
这起案件不仅涉及83吨假黄金,还牵连到民生信托等多家金融机构,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震动。金凰珠宝以“黄金质押+保单增信”的模式进行融资,即金凰珠宝以质押黄金的形式向信托公司金融融资。信托公司发布相关产品向高净值客户获取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保证质押黄金的质量和重量。据悉,金凰珠宝将铜合金的表面镀金伪造成黄金,获取了金融机构约200亿元融资,对应的质押黄金达83吨。
在被卷入这桩“假黄金案”的信托公司中,民生信托及其背后资本大佬卢志强损失惨重,泛海系商业帝国也由此崩塌。卢志强1985年“下海”创业,随后成立了泛海控股。后者于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2014年之后,泛海控股由房地产主业逐步转型,开始向金融领域布局,旗下拥有包括信托、保险、证券、期货、典当等各类金融公司。2018年,泛海控股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在这场“假黄金”案中,民生信托涉及资金超过40亿元,民生信托对投资人进行垫资兑付。2020年报中,泛海控股对子公司民生信托当年针对个别风险项目计提了信用减值损失,金额约为25.23亿元,占其利润总额的比重达56.1%。也正是在这一年,泛海控股由盈转亏。在此后的2021年-2023年的年报中,泛海控股连续计提了三年的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分别为25.50亿元、8.12亿元、35.78亿元。在踩雷“假黄金”案后,泛海系金融业务持续“踩雷”。其中民生信托涉及了新华联债券逾期、宝能信托违约等一系列事件。一次次“踩雷”后,卢志强的泛海系商业帝国终于坍塌,旗下的两大上市公司均退市。2024年2月7日,*ST泛海(即泛海控股)发布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决定终止上市;4月26日,*ST民控(即民生控股)公告称,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这起案件不仅给相关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暴露了金融市场在风险控制和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它警示我们,金融创新必须建立在严格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基础之上,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对于投资者来说,这起案件也是一记警钟,提醒我们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谨慎评估投资风险,选择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和产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成为金融诈骗的受害者,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