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格鲁肽如何对抗炎症斑块?
司美格鲁肽如何对抗炎症斑块?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CRP、IL-6等多种炎症标志物参与其中。司美格鲁肽作为一种新型药物,已被证实可以通过改善炎症状态降低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在动脉壁上形成粥样斑块,造成动脉狭窄。炎症在AS斑块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AS的发病机制多样且复杂,研究表明AS的发病学说主要有炎症、脂质浸润、氧化应激、内皮损伤等。炎症已成为连接脂质和AS的桥梁。
早期,血管内皮损伤、脂质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损伤是AS主要原因。随着疾病的进展,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炎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大量的低密度脂蛋白被修饰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并在血管内壁积聚,促进斑块的发展。单核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吞噬oxLDL沉积物并转化为泡沫细胞。
晚期,大量炎性细胞因子浸润血管壁,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斑块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纤维,导致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浸润肥大细胞有助于形成促炎环境,免疫和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多种促炎介质,维持和增强局部炎症和AS病变的发展。
与AS发展相关的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
CRP是一种由肝脏产生的蛋白质,主要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介质刺激产生。当组织受损时,炎症反应系统被激活,巨噬细胞在受损组织中积累并释放大量的IL-6和TNF-α,诱导肝脏合成大量的CRP。CRP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阻止血管内皮细胞(VECs)修复和增殖。另外,CRP(mCRP)作为不溶性单体,通过激活补体级联参与先天免疫系统以及血管生成和血栓形成。
CRP水平通常可以为AS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有用的信息。研究指出,有证据表明CRP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并存在于AS斑块中,但不存在于健康的血管壁中。在AS的早期阶段即可检测到CRP,并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目前,CRP被认为是未来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能够独立预测普通人群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 IL-6
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参与先天和后天免疫系统,调节急性期反应和慢性炎症。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液样本中IL-6水平发现,冠心病组血液中IL-6水平高于健康组,且与病情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高脂饮食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是导致AS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研究发现,IL-6基因缺陷可增加上述高危因素诱发AS斑块形成的风险,IL-6可作为预测AS斑块形成的潜在标志物。
- 黏附分子
黏附分子是介导细胞-细胞或细胞-细胞外基质接触和黏附的一类蛋白质分子。它们通过介导与相应配体的相互作用,参与细胞识别、激活、信号转导、增殖、分化和转移,还介导组织炎症、免疫反应,参与和调节血栓形成,在AS斑块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与AS相关的黏附分子有选择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和整合素家族。
-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MMPs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基质金属蛋白酶介导了稳定AS病变向不稳定表型发展的过程。MMP-9和MMP-2是与AS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的MMP家族成员。
司美格鲁肽的作用机制
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作为一种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凭借显著的降血糖和体重管理效果,成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药物之一。然而,关于司美格鲁肽对人体蛋白质组(proteome)带来的系统性影响,尤其是其在体重降低之外的潜在作用机制,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
1月3日,Nature Medicine的研究报道“Proteomic changes upon treatment with semaglutide in individuals with obesity”,首次采用大规模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对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试验(STEP 1和STEP 2)的血清样本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人员通过使用SomaScan®技术,检测了超过6,400种独特蛋白的相对丰度,揭示了司美格鲁肽在体重调节、糖代谢、脂质代谢以及炎症通路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了其潜在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和药物重定位(drug repurposing)机会。
这项研究不仅为深入理解司美格鲁肽的药理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还展示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疾病机制研究及药物开发中的巨大潜力。
临床试验证据
3月8日,FDA批准了司美格鲁肽注射剂semaglutide用于预防超重或肥胖成年人的心脏病发作、卒中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新适应症。这标志着该药物在肥胖“共病”预防治疗方面实现的又一重要突破。
使用注意事项
作为处方药,司美格鲁肽有很多用药注意事项和药品不良反应,本品不得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推荐心功能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腹泻和呕吐,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疲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发症,小部分患者会出现注射部位的皮疹、红斑等过敏反应和不同程度的心率增加。
因此,司美格鲁肽并不是人人可用的减肥“神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和合理饮食,才是最好的减肥“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