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130国实践揭示有机农业未来,四国经验助力中国发展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37: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130国实践揭示有机农业未来,四国经验助力中国发展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本文将介绍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并探讨其对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启示。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有机农业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它对多种农业生态区域、气候类型和社会制度的适应性表明了它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统计,到2004年底,全世界不同程度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国家已多达130多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有约30个国家,其余为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虽然有机农业包括种植、养殖2大部分,但是目前有机农业的生产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对农业生产技术的要求

保持时空的多样性和连续性

为了保护土壤,保护稳定的食物生产和长时间的植被覆盖,提倡在同一区域内种植多种作物及保留非生产作物的生长区域。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稳定和多样化的食物供应以及多样化的、营养丰富的食品;另一方面,多种作物共存,增加了田间作物生存的时间,为天敌等益虫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增强了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性。

保证养分的封闭性循环

有机农业经常通过保持养分、能量、水分和废弃物等物质在系统内部的闭合循环来维持土壤肥力。通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机畜牧养殖中收集有机肥来培肥土壤,或者是通过适当的土壤耕作和农艺活动(如土地休闲、轮作)来维持土壤肥力,减少了对外在环境的依赖。

提高作物系统的自我调控和作物保护能力

不同作物和不同品种的间、套、混种有利于控制病虫害的危害,也有利于控制杂草的生长。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如增加覆盖、调整播期和成熟期、利用抗性品种、应用植物杀虫剂及利用驱虫剂等,使农业生产系统病虫危害减少到最小。

发达国家有机农业种植技术体系

为实现有机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环境、农产品应该达到的目标,世界各国,尤其是有机农业发展较好的国家都有各自有自成体系的一套种植模式和相关技术。

种植技术系统管理包括在提高土壤质量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保证作物高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结合农业生产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制定整体的生产安排,制定与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确保生产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进行。

美国

美国有2万多个生态有机农场,在有机农场的经营实践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措施有:

  1. 应用现代农业机械,选用作物新品种,采用现代的良好牲畜饲养及管理方法,水土保持技术,以及先进的有机废物和作物秸秆的利用技术。
  2. 完全不用或极少使用化肥、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饮料添加剂等化学物质。
  3. 采用豆科绿肥和覆盖作物为基础的轮作,通常豆科作物占总面积的30%~50%,轮作形式与20世纪30~50年代的轮作制相似。
  4. 绝大多数生态农场不用壁形犁耕作,通常使用齿形或圆盘形装置浅耕,只是将土壤混合一下,但不把土壤翻转过来。
  5. 采用梯田、带状或等高种植等方式保持土壤免受侵蚀(坡耕地)。
  6. 氮素营养主要来源于豆科固氮、牲畜粪便和作物秸秆,只是对特别需氮的作物有限度地施用一点化肥。
  7. 农田杂草主要通过轮作、耕作和中耕除草来控制,极少用除草剂。
  8. 病虫害主要通过轮作和生物防治,保护天敌控制。这些措施有些在传统农业中已经不再使用,但是从特定的目的和指导思想出发将这些技术有机地配合起来,就形成了有机农业。

德国

德国有机农业生产采用的主要技术有:

  1. 依靠合理轮作和农牧结合维持土壤氮素平衡。
  2. 对病虫、杂草采取综合防治,采取适宜的轮作控制杂草、病虫的发生,运用害虫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3. 提倡少耕法,保护土壤结构,种植根系发达的豆科牧草,减少翻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4. 农场利用畜粪产生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用于肥料和病虫害防治,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

以色列

以色列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尤其是土地和水资源匮乏。因此以色列南部的有机农业生产者采用温室提供一个满足有机农业生产标准的小环境,生产有机农产品。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 定期更换温室里的生产材料(包括土壤、生产器具等)。
  2. 采用微滴灌浇水,根据作物生长需求把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允许使用的矿物肥料溶入灌溉水进行施肥。
  3. 在单个温室中采用不同的作物轮作。
  4. 采用黄板诱虫及防虫网来控制虫害,在作物开花期间释放壁蜂对作物进行授粉等。

菲律宾

菲律宾的玛雅农场合理规划有机农业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主要以再循环模式设计,养殖和种植相互结合:作物喂鸡猪,鸡猪粪进沼气池,沼渣沼液肥田、喂鱼;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利用杂草覆盖非生产地面等。

对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启示

综上所述,对中国不同区域有机农业种植模式提出以下建议:

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

目前有机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之一为大中城市的周边地区,这些地区根据国家农业发展的政策建立了一些农业生态示范园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他们建立了集有机种植、养殖、旅游休闲和示范作用为一体的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些有机示范园区的种植业主要以高科技现代化温室提供作物生产需要的环境,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允许的物质来进行生产,并在温室的出入口处张贴生产操作规程,加大对有机农业的宣传和示范作用(如北京锦绣大地的生菜生产车间)。也有结合人们对于自然和田野亲近的愿望,建设有着乡村特色的景观和人们直接参与劳动的农业旅游项目,如北京蟹岛生态度假村的园区建设和蔬菜采摘项目,同时建设清洁的农业环境及提倡有机物的循环利用,即采用沼气技术,不仅消除了生产、生活垃圾,还提供了清洁的能源、高质量的有机肥。

中国的主要农业区

如东北粮食生产基地、山东等地区,根据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要及农业生产企业的发展目标,有计划地发展大田作物有机种植。有机种植业的发展应该与当地有机畜牧业相互结合,建立相对封闭的养分循环。可采用的有机农业种植技术有:

  1. 提倡采用免耕法,保护土壤结构,保持水土。
  2. 采用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中的有机肥或者引进有机认证机构认可的有机肥,进行轮作、间作、混作或套作来维持土壤中氮素及其他养分的平衡,充分利用光、热、水、气等资源。
  3. 用生态、物理和机械的方法来预防和防治病、虫、草害,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在非生产用地种植非作物或保留非作物,以维持农业生产环境的生态多样性,增强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环境稳定性。

中国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地区

一般是生态环境较好但是经济相对贫困的地区。这些地区都是具有未受到化肥和农药污染或污染较轻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在这些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具有天然的优势。在有资金和有效管理介入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状况发展有利于生态发展的有机林果生产、有机木材林生产或有机畜牧业生产。同时带动与之相关的果品加工业及木材加工业的发展,繁荣当地的经济,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在没有资金介入的情况下,可发展有机农产品采集业,在中国2005年4月颁布的与世界有机农业接轨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中对于有机农产品的定义就包括了在符合有机农业生态环境标准的环境里采集的野生植物,如果在加工、包装及运输的环节中遵守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同样也是有机农产品。

本文原文来自《世界农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