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更年期女性受尿失禁困扰,专家推荐四种改善方案
40%更年期女性受尿失禁困扰,专家推荐四种改善方案
“李阿姨,您最近是不是又开始漏尿了?”医生的一句话,让正在就诊的李阿姨瞬间红了脸。今年52岁的她,自从进入更年期后,就一直被尿失禁的问题困扰。咳嗽、大笑甚至只是弯腰提重物,都可能让她“笑尿了”。这种尴尬的情况,不仅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还让她逐渐变得不愿出门,害怕与人交往。
其实,李阿姨的情况并非个例。据统计,45岁以上已生育女性中,尿失禁的发病率高达40%-45%。更年期女性由于荷尔蒙变化、膀胱控制能力下降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尿失禁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只有不到两成的患者会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很多人像李阿姨一样,选择默默忍受这份尴尬。
那么,更年期女性真的只能被动接受尿失禁的困扰吗?答案令人惊喜: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女性都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状况。
骨盆底肌训练:最有效的自我疗法
在各种改善尿失禁的方法中,骨盆底肌训练是最为推荐的一种。这种训练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任何器械,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具体方法如下:
找到骨盆底肌:最简单的方法是在小便时尝试中途停止排尿,发力的那块肌肉就是骨盆底肌。
开始训练:
- 收紧:呼气时收紧骨盆底肌,保持3-5秒钟,感受肌肉的收缩。
- 放松:吸气时放松肌肉,用3-5秒钟来放松。
- 重复:以收紧和放松为一组,每天做3组,每组10次。
- 注意事项:
- 训练前要排空尿液,不要憋尿训练。
- 可以选择舒适的坐姿或站姿进行。
- 当动作熟练后,可以逐渐增加收缩时间,以一次持续10秒为目标。
马偕纪念医院妇产部妇女泌尿科主任刘蕙瑄建议,通过坚持骨盆底肌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尿失禁症状。但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训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
控制体重:减轻身体负担
体重过重会增加腹部压力,从而加重尿失禁的症状。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改善尿失禁至关重要。
建议将身体质量指数(BMI)控制在18.5至24之间。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身高²(公尺²)。
除了控制总体重,还需要关注腰围。过大的腰围意味着腹部脂肪过多,这会直接增加腹部压力。建议女性腰围不超过80厘米。
饮食调节:从源头预防
适当饮水:每天的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至2000毫升之间。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正常的排尿功能,但也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增加膀胱负担。
避免刺激性食物: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膀胱,加重尿失禁症状。建议减少含咖啡因饮料(如咖啡、茶)和酒精的摄入。
保持肠道通畅:便秘会增加腹部压力,从而加重尿失禁。建议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培养良好排尿习惯
定时排尿: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每2-3小时提醒自己去厕所。这有助于训练膀胱的容量,减少急迫性尿失禁的发生。
正确姿势:确保在排尿时采用正确的姿势,坐在马桶上而不是随意蹲着或站着。这有助于完全排空膀胱,避免尿液残留。
充足时间:给予自己足够的如厕时间,不要匆忙。充分排空膀胱可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除了上述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都有助于改善尿失禁症状。
需要强调的是,尿失禁并非不可避免的老化现象。马偕纪念医院妇产部妇女泌尿科主任刘蕙瑄指出:“绝大多数的尿失禁都是可以治疗的。”如果自我管理效果不佳,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甚至手术,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更年期尿失禁虽然令人困扰,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完全可以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不要让这份尴尬成为生活的绊脚石,勇敢面对,积极改善,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也能像李阿姨一样,重新找回自信和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