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药蛋派: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药蛋派:中国当代小说流派之一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OP93B605569F0Q.html

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极具特色的流派,以赵树理为代表,主要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该派作家多为山西本土作家,作品大都发表在《火花》杂志上,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文学传统。

山药蛋派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赵树理的出现,为太行根据地的一些土生土长的爱好文艺的青年知识分子,具体指出了创作的道路。不少人就地取材,运用自己打小操纵的家乡语言写出过不少富有泥土气息的大众化的作品。但这时尚未形成一个流派。

1945年,马烽、西戎写出了《吕梁英雄传》,这两位生活与战斗在吕梁边区的青年作家,在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精神指引下,通过他们深入农民生活的亲身体验,走上了和赵树理一致的创作道路,这时也还未被人看作一个派。

这一派的形成,是在建国后,特别是五十年代末,他们又陆续由北京等地回到了山西,以《火花》(山西省文联机关刊物)为阵地,赵树理发表了《锻炼锻炼》,马烽写出了《饲养员赵大叔》《自古道》《韩梅梅》《三年早知道》,西戎写出了《宋老大进城》《赖大嫂》,束为写出了《老长工》《好人田木瓜》,孙谦发表了《伤疤的故事》,胡正写出了《两个巧媳妇》《三月古庙会》等短篇小说,都取材于农村,充满山西的乡音土调,被文艺界誉为“火花派”或“山西派”,又谐谑呼之曰“山药蛋派”,正式形成一个独立的流派。

山药蛋派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