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熟蒂不落?海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帮助顺产宝妈解决 “难缠”的胎盘植入
瓜熟蒂不落?海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帮助顺产宝妈解决 “难缠”的胎盘植入
近日,海南省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位顺产宝妈解决了一例罕见且复杂的胎盘植入问题。
正常情况下,当孕妈妈顺利娩出胎儿后,胎盘会自动剥离。但有一种情况被称为“胎盘植入”,即本该剥离的胎盘在妈妈的子宫里“扎根”,无法正常脱落。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产妇大出血、休克、子宫穿孔,甚至危及生命。
术后,范女士向医护团队赠予锦旗表示感谢
意外:顺产后的“噩梦”
30岁的范女士在当地医院顺产生下宝宝,但胎儿娩出后半个多小时,胎盘仍未出现剥离的迹象。医生尝试了多种方法仍无法剥离胎盘。在当地医院顺产三天后尝试再次行清宫术,术中出现大出血,停止操作,复查彩超提示胎盘残留和胎盘粘连,不排除植入可能。
盆腔MRI结果显示,范女士宫底右侧壁有团块影,考虑为胎盘残留植入,大小约97mmx90mmx73mm,并形成子宫动静脉瘘。范女士开始出现发热,诊断考虑脓毒血症?胎盘植入、子宫动静脉瘘。妊娠风险评估为红色,为了保证范女士生命安全,急诊转入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产科一区。
复杂病情下的艰难抉择
海南省人民医院产科一区陈小菊主任立即带领团队对范女士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超声检查显示,胎盘植入面积大小约97mmx90mmx73mm,胎盘与宫底壁偏右侧宫角致密粘连,且血供丰富,有子宫动静脉瘘,胎盘植入处肌层仅剩2mm!
“注意,这名患者还有子宫动静脉瘘!”陈小菊主任反复强调患者病情复杂。“子宫动静脉瘘”,这在范女士原有的病情上雪上加霜,让在场的所有医护人员都惊出一身冷汗。
子宫动静脉瘘
子宫动静脉瘘(uterine arteriovenous fistula,UAVF)是子宫动脉与静脉之间形成异常通道,动脉血流不经过毛细血管网而直接进入子宫静脉,是一种罕见的子宫血管异常疾病。多数UAVF患者表现为不规则的阴道流血,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范女士的病情复杂且严重,既有胎盘植入,植入肌层菲薄,并且合并子宫动静脉瘘,随时可能出现子宫破裂、大出血等严重后果。
多学科协作,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针对范女士复杂的病情,产科MDT团队考虑了多种治疗方案:
- 开腹手术:虽然医生操作压力较小,但会给产妇带来巨大创伤,且存在麻醉风险。
- 介入手术:是一种微创方法,但可能加重感染和血栓风险。
- 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但对患者损伤最小。
最终,为了在最小创伤的情况下取得最佳疗效,产科一区陈小菊主任手术团队决定顶着巨大压力,为范女士紧急进行超声引导下钳夹胎盘术。
险中求胜的手术过程
手术当天,产科一区、超声科、产房、输血科、麻醉科等多学科联合救治。由于胎盘植入的面积大、位置深且与子宫右侧宫底粘连紧密,手术过程中不仅进入宫腔困难,且在狭小的阴道和子宫空间内操作难度极大。
手术现场
在麻醉科、超声科的密切配合下,陈小菊主任团队小心翼翼地将植入的胎盘组织一点一点地钳夹出来。在产科一区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最终将大块胎盘组织几乎完整钳夹出来。
此时,意料之中的情况发生了:子宫动静脉瘘处血管瞬间出血!手术团队立即启动备好的止血方案,包括使用强有力的子宫收缩剂、按摩子宫、阴道填塞纱布等,随时准备进行介入或开腹手术。
经积极治疗后,患者出血减少,整个过程长达2小时,清理出的胎盘组织约600g,胎盘大小为90mm95mm85mm,术中出血仅有250ml,彻底解决了这个“难缠”的胎盘。
手术现场
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产科团队继续予以范女士抗感染治疗,监测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在产科一区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范女士身体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康复出院。
什么是胎盘植入?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不同程度侵入子宫肌层所出现的病症。根据侵入程度不同,可分为胎盘粘连、植入性胎盘植入和穿透性胎盘植入。
胎盘植入的原因
胎盘植入的发生常与子宫内膜创伤、子宫内膜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前次剖宫产史以及前置胎盘为胎盘植入最常见的高危因素。
高发人群
- 有剖宫产史
- 高龄(35岁以上)
- 多产
- 吸烟、慢性高血压病史
- 子宫内膜炎症
- 多次人工流产、刮宫
- 宫腔操作历史
- 盆腔放疗
- 子宫动脉栓塞
胎盘植入的风险
胎盘植入会增加母亲孕期、产时、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子宫破裂、盆腔脏器损伤风险,增加产褥感染,严重时需要切除子宫以挽救生命,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网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