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囤货必备:经期安全用药指南
双十一囤货必备:经期安全用药指南
双十一即将到来,许多女性都会趁此机会囤积各种必需品,其中包括经期常用药物。然而,你知道哪些药物适合在经期使用吗?本文为你详细解析经期安全用药指南,教你如何正确选购和使用药物,保障妇科健康。从常见的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到需要注意的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我们一一为你解答,让你在双十一期间也能安心购药,科学护航你的生理期健康。
经期常用药物安全性
止痛药
痛经是许多女性在生理期面临的最大困扰。对于难以缓解的痛经,可以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这是一种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能够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经期疼痛。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双氯芬酸、甲芬那酸、萘普生、塞来昔布。
镇痛药建议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服用,若月经不规律,则一旦月经来潮即应开始服用。药物可服用至月经来潮后的2-3天,除口服外,还有外用栓剂可供选择,适合担心胃部不适的人群。
服用镇痛药的注意事项:
1.不推荐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非甾体抗炎药,因为这样做并不能提升止痛效果,反而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非甾体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问题。
2.对于胃部或肠道有溃疡的患者,应避免自行用药,务必在使用前先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3.多数非甾体抗炎药能够穿越胎盘屏障,并可能通过乳汁排出。因此,哺乳期的女性在使用这类药物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4.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之前,应寻求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意见。
5.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需要在专业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6.对于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发的继发性痛经,强烈建议积极寻找病因并及时进行治疗。
感冒药
生理期可以吃感冒药颗粒,但需注意以下事项:
1.药物选择:避免含有麻黄碱、咖啡因等可能影响内分泌的成分,以及清热解毒类(如双黄连口服液)可能导致不适的药物。慎用羚羊感冒片、莲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
2.常用推荐:
- 999感冒灵颗粒:可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对其中成分过敏者禁用。
- 连花清瘟胶囊、四季感冒片、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安全性较高。
- 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西药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用药注意事项:
- 遵医嘱或说明书用药,避免过量。
- 观察身体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 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
其他常用药
消化系统的药
容积性泻药:此类药物导泻作用较为剧烈,可刺激肠壁,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如硫酸镁。
胃动力药:有时会导致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月经紊乱。如多潘立酮。
特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激素类药物
人体激素的合成与代谢平衡同女性的月经周期有关,因此不应在经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以免失去平衡。如雄激素能导致月经紊乱、抑制排卵,黄体酮能导致乳房胀痛或阴道不规则流血,口服避孕药能导致乳房触痛,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导致闭经或发生腹胀。
中药使用原则
对于女性来说,月经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月经期间女性身体会因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而产生一些变化,如下腹部坠胀疼痛、抵抗力下降、情绪不稳定极易烦躁、容易疲乏、不愿动弹、胃口变差不想吃饭、腹泻等等。如果患者本来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前往医院就诊,那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就已经考虑了这些方面的问题,患者所服用中药就是针对这些症状的。因此这种情况下,只需遵医嘱放心服用即可。很多妇科医生还会在处方上贴心标注,哪张处方该在月经期的什么时间服用。
情况1:针对痛经
因为痛经可能会出现在月经期的任何时段,所以针对痛经的药方,基本上来说,都可在生理期服用。(一般从经前一个星期开始服用)
情况2:针对经量过少、经期延后的
这类药方虽然多以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等药为主,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已经考量了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因此这种情况经期也是可以正常服用的。
情况3:针对经量过多、经期提前的
一般医嘱会交代在经前服用。少数经量过多且淋漓不净的,可能会交代服用至经净为止。
调理其他病症处方
对于不是针对月经期病症的患者,在服药期间遇到生理期,我们应当分情况看待月经期服用中药。
情况1:你来月经的时候刚好生病了,如感冒发烧咳嗽等
中医也讲究急则治其标,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虽然此时所开药物可能对月经有所影响,也应该及时服药,不能任由发烧咳嗽小感冒发展成肺炎之类重症。
情况2:因其他疾病就诊,服药期间月经来了
针对这种情况,就要看具体疾病所开的药方。
如果药方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例如方中有桃仁、红花、水蛭、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土鳖虫等,此类药物不仅有抗凝、抗栓的作用,还能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容易造成月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既不利健康又给生活带来不便,应暂停服药,待经期结束再继续服药。
如果药方是针对湿热或热性疾病,用了很多寒凉性药物,例如黄芩、黄连、栀子、苦参等,此类中药会导致内寒,使经血运行不畅,出现经血过少甚至痛经等不良症状;同时,大多寒凉中药具有泻下功效,如果泄泻作用剧烈,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使月经量增多而引起失血反应。此类中药生理期也要暂停服用。
如果医生所开药方比较平和,如药方只是以调理脾胃为主,或者没有明显的寒凉药、活血药,那么经期一般可正常服用。
另外,一些补益类中药,如阿胶等滋腻碍胃之物,会引起月经过少、月经紊乱等症,甚则化热致瘀。鹿茸等助火动血之品,易致血热妄行,可引发月经量过多或经期时间延长等后果。还有一些具有较强止血作用的中药,如小蓟、大蓟、地榆、槐花等,在经期都建议暂停服用。
总之,在月经期用中药多以平和为主,应慎用过于温热或者寒凉之品、泻下药、破血逐瘀药等。除了中药之外,还有一些西药也是需要避免在经期使用的。
阴道局部的外用药
女性在月经期间子宫黏膜处于充血状态,宫口松弛,防御能力下降,很容易被细菌入侵。若此时使用阴道局部外用药可能导致细菌逆行,侵犯子宫内膜和子宫腔,诱发感染,故经期一般情况下是暂停使用的。如阴道栓剂、冲洗剂、阴道用泡腾片等。
消化系统的药
容积性泻药:此类药物导泻作用较为剧烈,可刺激肠壁,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如硫酸镁。
胃动力药:有时会导致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从而出现月经紊乱。如多潘立酮。
血液系统的药
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这类药物可使人体的凝血功能减弱,增加患者出血的概率。可能引起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用药不当还有可能引起大出血危及生命。如华法林、肝素、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等。
止血药:这类药物会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使毛细血管收缩,增强凝血功能,从而引起经期血流不畅,经量过少。如氨甲苯酸、凝血酶、维生素k等。
性激素类的药
众所周知,女性的月经周期与性激素的合成及代谢平衡息息相关。性激素类的药物通常都有严格的服药方法和服药时间,因此服用此类药物务必遵循医嘱按特定的时间和剂量服用,不能盲目服药,以避免月经紊乱、乳房触痛等不良反应,如黄体酮、地屈孕酮、甲羟孕酮、左炔诺孕酮等。
划重点:
由于每位患者本身的病情、身体状况不同,不同医生用药思路和治疗方式也可能有差异,所以提醒广大患者务必遵医嘱服药。
特别提示各位女性患者,就医时如果正值经期或者月经即将来潮,应该主动告知主治医生,此时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疗效。如服药过程中月经来了,对于所服药物无法分辨是否能继续服用,应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实用购药建议
1.推荐安全的常用药物:
- 止痛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 感冒药:999感冒灵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
- 其他:根据个人需求和医生建议选择
2.购药注意事项: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 注意药品有效期
- 阅读说明书,了解用药禁忌
3.存储和使用建议:
- 按照说明书要求储存药品
- 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用药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随意搭配
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和药店都会推出优惠活动,是囤积经期常用药物的好时机。但记得,安全用药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合理选择和使用药物。如果对用药有任何疑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祝你双十一购物愉快,经期健康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