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一线步兵500人不到的合成营能轻松打败上万人的步兵师?
为何现在一线步兵500人不到的合成营能轻松打败上万人的步兵师?
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演变,军队编制也在不断调整。军改后,解放军开启了合成化进程,将原来的“军师团级”四级编制改为“军旅营”三级编制。这种改革不仅改变了部队的组织结构,也重塑了作战方式。本文将详细解析合成营、合成旅和集团军的编制特点及其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合成化部队是一种相对而言的说法,原来的“军师团”其实也是合成化部队,因为“军师团”编制内也包含了步兵,炮兵,工兵等多个兵种,只是在营一级才是单一兵种。现在就是营一级被打造成包含着步兵,炮兵,工兵等多个兵种的合成部队,现在的营变成合成营,当然未来也可能会出现合成连这种更灵活的编制。
合成营编制
合成营以标准500人的步兵营为基础,配置两个坦克连(28辆坦克)、一个六门炮的炮兵连,以及作战支持和后勤保障两个连级单位。合成营的作战区域在10公里以内,因此不需要考虑防空问题。编制人数大约1000人左右,其中炮兵连、作战支持连和后勤保障连隶属于合成营与上级营级单位双重领导。
合成旅编制
合成旅下辖四个合成营战斗单位,战斗编制采用传统“方块师”的“二二制”模式,战时将四个合成营编成左右两路,每一路两个合成营。合成旅的作战区域在50公里左右,因此设有防空营负责防空任务,同时编制内有专门的侦察营。合成旅编制人数大约6000人左右,其中能够一线作战的步兵只有四个标准步兵营约2000人,其余为技术兵种。合成旅编制内共有98辆坦克,这些坦克分散到各个合成营内,每个合成营可调用28辆。坦克的主要作用变为保护步兵及提供前线装甲火力支援,不再进行大规模集群冲锋。
集团军编制
集团军是“军旅营”三级编制中的最高级别,下辖六个合成旅,包括两个重型合成旅、两个中型合成旅和两个轻型合成旅。集团军内设防空旅负责全军防空,炮兵旅提供远程炮火支持,还有特种作战旅和陆军航空旅等。随着国产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的量产,未来可能会将直升机下放到合成旅一级。集团军编制人数约50000人,其中一线步兵约12000人,相当于以前一个标准步兵师。由于现代战争主要依靠科技武器,技术兵种在军中占了绝对多数。
合成营的作战能力
合成营作为现在的军事行动基本战术单位,虽然编制级别只是营一级,但是攻坚能力并不差,合成营能够轻松打穿军师一级的防御阵地,因为虽然前面进攻的只有一个合成营,但是背后支持火力还有旅一级炮兵和军一级远程炮火,甚至还有空军的支持。当然合成营能做到的只是打垮,并不能做到歼灭,因为毕竟清理战场的步兵根本不够用。
随着移动网络和智能指挥系统的升级,编制越来越小、越来越全必然是趋势。因为人数多、装备集中,大规模集结部队在现代战争中容易成为活靶子,容易被空军轰炸机、攻击机或强击机攻击,导弹也能轻易摧毁目标。现代战争的特点是“发现即摧毁”,1990年的海湾战争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合成营的局限性
合成营和合成旅在应对局部区域高烈度战斗时非常有效,但一旦战斗陷入僵持阶段,其规模就显得不足。它们适合完成特定战术目标或战役的局部战斗,类似于二战德国的闪击作战,进行高机动穿插打击。但在治安战阶段,营旅级单位的人数和控制区域有限,防御韧性不高。因此,军队需要保留一些军师级二线部队和加强预备役军师的建设,以便于快速动员。
未来的战争形态,可以从当前正在进行的冲突中寻找答案。这些实战经验教训,正在推动各国军队不断学习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