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20度创新施工,丰镇西站建设突破严寒瓶颈
零下20度创新施工,丰镇西站建设突破严寒瓶颈
2024年2月,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西站的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尽管室外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但施工现场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了克服严寒天气对施工的影响,中铁建设集团的项目团队采取了创新的暖棚技术和保温措施,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
创新暖棚技术,攻克冬季施工难题
丰镇西站是集大原高速铁路内蒙古境内唯一一座新建站房,其建设进度直接影响到整条线路的通车时间。面对冬季严寒的挑战,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特制的暖棚技术。这种暖棚采用双层结构设计,里层是保温效果极佳的岩棉被,外层则是防水性能优越的防水布。这种设计不仅有效阻挡了外界的严寒,还确保了棚内施工环境的干燥。
为了进一步提升保温效果,项目团队还在暖棚内布置了13台50KW热风炮和7台暖风机。这些设备源源不断地为施工区域提供热源,确保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始终处于适宜范围。此外,运输混凝土的罐车也特别加装了厚车衣,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因低温而凝固。
严寒中的坚守:建设者的辛勤付出
在凛冽的寒风中,一声声吆喝声、一阵阵振捣棒的轰鸣声从丰镇西站暖棚里传来。建设者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消防水池底板的浇筑工作。为了保证施工进度,60多名建设者在春节临近之际仍坚守施工一线,抢抓工期。
测量员张彤每天都要提着重达十几公斤的测量器材,在寒冷的工地上忙碌。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准度,他常常需要脱掉御寒的手套,进行“裸操作”。正常气温下10分钟能完成的工作,在严寒中往往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尽管手脚冻得僵硬,但张彤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
重要工程节点:为高铁梦铺平道路
在暖棚技术的保障下,丰镇西站的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完成了站房的桩基施工、进出站通道的主体结构建设和消防水池的筏板基础施工。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项目团队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计划在春节前完成进出站通道和消防水池施工的关键节点任务。
连接全国高铁网:丰镇西站的重要意义
集大原高速铁路全长约27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之呼南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丰镇西站作为这条铁路线上的重要节点,其建成将彻底结束丰镇市不通高铁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它将把丰镇这座城市连接到全国“八横八纵”的高铁大动脉网之中,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随着工程的稳步推进,丰镇西站这座在严寒中诞生的高铁站,正逐渐从蓝图变为现实。它不仅凝聚着建设者们的智慧和汗水,更承载着丰镇人民对便捷交通的美好期待。未来,这里将成为连接内蒙古与全国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为区域协调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