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日语:文字体系、五十音图发音要点全攻略
从零开始学日语:文字体系、五十音图发音要点全攻略
日语作为一门独特的语言,其文字体系和发音规则与中文有诸多不同。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日语的文字组成、掌握五十音图的发音要点是学习的第一步。本文将带你从零开始,系统学习日语的基础知识。
日语的文字
文字的组成
- 汉字:包括简体、繁体(部分不同于中文中的繁体)以及日本人自己创造的汉字(遵循汉字的象形文字规则,容易猜测含义)。
- 假名:平假名(柔和,弯弯扭扭)和片假名(刚硬,横平竖直)。
- 罗马字:用于标音。
文字的变迁
日语文字的演变历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了汉字、平假名、片假名以及罗马字等多个文字体系的发展。
汉字的传入与日本化:汉字起源于中国,是最早的表意文字。据考证,汉字在 4 世纪到 5 世纪期间传入日本,最初主要用于记录和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在日本逐渐被用来表音,形成了所谓的“万叶假名”。万叶假名使用不同的汉字来表示相同的发音(用汉字来标注日语的发音),数量庞大,约有 1000 字。
平假名的发展:平假名起源于平安时代,是从汉字的草书体演变而来的。最初,平假名主要在女性和贵族中使用,用于书写日常文书,因此也被称为“女手”。
片假名的发展:片假名同样起源于平安时代,是由汉字的楷体的偏旁部首简化而来的。它最初用于佛经的注释和汉文的阅读,后来广泛用于外来语和外国人名的书写。
罗马字的引入:罗马字是在 19 世纪后期,日本与西方世界接触时引入的。它使用拉丁字母来书写日语发音,主要用于外国人学习和国际交流。罗马字的引入促进了日本语的国际化,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日语表记方式的讨论和改革。
明治时代的文字改革:明治时代是日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日语文字演变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语言文字改革,包括推广罗马字、限制汉字使用、增加新词汇等。这些改革使得日语文字体系更加丰富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现代日语文字体系:现代日语文字体系包括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和罗马字。汉字用于表示概念和事物的名称,平假名用于语法元素和柔和的发音,片假名用于外来语和强调,罗马字用于国际交流和计算机输入。
日语的发音
五十音图(清音)
- 五段十行
- 列——段,每一段的元音一样
- 行——行,每一行的辅音一样
横向五十音图
平假名
五十音图总表
平假名
片假名
快速记住五十音:顺口溜
桑塔纳:大众的一款汽车
呀啦哇:表示惊讶的语气词
日语发音要点
- 口型小,即嘴部的动作幅度不要太大
- 发音位置靠舌前(不太用到靠后声带的位置)
为什么日语里的“か”有时候会听成“ga”
最近收到的粉丝的问题,你说的“〜ですか”的“か”怎么会听起来像“が”呢?
我觉得这是理解中日两种语言的根本差异的好问题,所以我在这里回答一下。首先说结论,日本人说的“か”有时候会听成“ga”的原因是:
“我们区分发音的标准不一样”
具体来说:
- 中文:以“送不送气”来区分
- 日语:以“声带振不振动”来区分
中文使用者是“发音的时候送不送气”来区分发音的,比如
- 送气音:去,吐,哭,出
- 不送气:具,肚,顾,猪
相反,日语是“发音时声带振不振动(振动:浊音,不振动:清音)”来区分的,“送不送气”这件事对日语来说不是区分发音的标准。这件事情意味著什么呢?是偶尔会发生以下的事情
- 日语里都是“清音”,但一个是送气音,另一个是不送气音
- 日语里都是“浊音”,但一个是送气音,另一个是不送气音
遇到这种场合时,不了解日语的发音区分标准,而把中文的标准直接适用的话,会有“把一样的发音听成两种音”的情况。
那么,我们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吧。“か”和“が”的发音,以中日两种语言的区分标准都适用的话,理论上会有以下四种发音
- 清音+送气音(送气か)
- 清音+不送气音(不送气か)
- 浊音+送气音(送气が)
- 浊音+不送气音(不送气が)
日语的话,1和2,3和4是一个发音,中文的话,1和3,2和4是一个发音了。因为日本人说日语时1和2是一个音,就是说“送不送气”无所谓。要看前后的文字,以哪个更加顺口,更容易发音而随便决定送不送气。但是日本人随便决定的这个“送不送气”对中文使用者来说是个大件事,导致明明是一个“か”,却听成两种不同的发音了。
五十音图详细解释
あ (a) 行
- i 音:嘴巴不要咧得太开
- u 音:不是乌鸦的乌,嘴巴不要往前嘟,动作幅度小
- e 音:嘴巴微微张开
- o 音:不是中文里的哦~,不要拉长,点到为止
か (ka) 行
- 中文中 kakikukeko 都是送气的,即把手放在嘴巴前可以感受到气流。日语中的 kakikukeko 在句头词头往往会送气,而在句中往往不送气。
- 怎么发:把手放在嘴前,发音,尽量控制气流不要往外送。
さ (sa) 行
- shi 音:像西瓜的西,xi,但没有那么平
- su 音:介于 su(苏)和 si(丝)之间,siu (观察发现,老师在发 si 音后嘴唇会关闭,而我们正常发 si 后嘴唇不动的)
た (ta) 行
- chi 音:像“七”
- tsu 音:像“呲”,ts 可以看成英语音标中的那个 ts
な (na) 行
- 要发出鼻音的感觉
は (ha) 行
- fu 音:不像汉语中的“呼”那样嘴巴张得很开,嘴型小在前部发 hu 音
ま (ma) 行
- 与发音规律一致
や (ya) 行
- 与发音规律一致
ら (ra) 行
- r 发成 l,边音,注意与 na 行的区别,n 是鼻音
- 日语中没有卷舌的 r(er) 音,在日语中就读 l(le) 音
- 边音(英语:lateral consonant)是指的是使用如下发音方法的音:发音时,口腔的气流通路的中间被阻塞,气流从舌头的两边通过。中古汉语的来母、普通话的 l 都是边音。
ん (n)
- 跟英语音标中的
/n/
这个音很像。 - 发音方式:
- 微微张开嘴巴,舌尖紧贴上齿龈,形成阻碍。
- 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声带震动发出声音。
日语输入法
日语输入法快捷键
日语输入法同其他输入法一样当然有很多方便输入的快捷键,在此列举常用的几个。
Shift + Capslock
/
Alt +
在
拉丁字母输入
和
假名输入
之间切换
Ctrl + Capslock
切换到
平假名输入
模式
Alt + Capslock
切换到
片假名输入
模式
关于符号全半角
- 在假名输入模式中输入的符号均为全角;在拉丁字母输入模式中输入的符号均为半角。
与中文输入法符号异同
按键 中文输入符号 符号解释 日文输入符号 符号解释
Shift + 4 ¥ 人民币 $ 全角 dollar 符
Shift + 6 …… 两个省略号 ^ 全角 caret 符
[{}] 【】 实心方头括号 「」 日文引号
、 顿号 ¥
,< , 逗号 、 顿号
/? 、 顿号 ・ 全角点
课后任务——五十音儿歌
本节课还没有学浊音,听到 45 秒即可。
进阶——Sweet parade-花泽香菜
Sweet parade-花泽香菜(日语五十音)
Sweet Parade [Original Short] - TVアニメ「妖狐×僕SS」ED5テーマ(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