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价格堪比黄金,藏红花缘何在东方成药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04: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价格堪比黄金,藏红花缘何在东方成药材

藏红花,这种名贵的香料,在东西方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身份认知。在西方,它被视为“香料皇后”,而在东方,它却以药材的身份深入人心。这种差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

藏红花,是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植物番红花干燥的柱头,兼具香料、染料和药材的多重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它是最名贵的食用香料之一,同时也是稀有的天然染料和珍贵的药材。

不论其功能属性如何,藏红花都凸显着一个特点:贵。当前,藏红花的平均价格约在60至90元一克,近十万元一公斤的农副产品,说它贵如黄金真不为过。藏红花之所以如此昂贵,主要是因为其产量稀少。作为番红花的柱头,其可收获量极为有限。

01

起源与早期利用

番红花的野生种起源于希腊雅典的西部地区,也有说法认为其源自小亚细亚或波斯。人类对番红花的利用至少有3500年的历史,欧洲考古学家在公元前15世纪的壁画上发现了女性采摘番红花柱头的描绘。

藏红花最初的用途是作为染料,在希腊神话中,神族的黄色衣服多由藏红花所染。早期产地居民对番红花非常崇拜,一度认为它是神的恩赐。

02

香料属性的兴起

阿拉伯人是最早有文献记载种植番红花的民族,他们将番红花的栽培种传播到了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在公元之前,番红花就已在南欧、小亚细亚、波斯、北非等地区广泛种植。

由于藏红花的产量稀少,栽培区的居民对其相当重视,开始探索其更多的用途,其中就包括香料。欧洲人开始用藏红花烹饪海鲜及其他肉类食物。到14世纪时,以藏红花为香料的菜肴已近百种。在那个时期,藏红花比黄金还要贵。

03

传入中国后的转变

大约在14世纪前后,藏红花传入中国。令人惊讶的是,与西方不同,藏红花在中国的香料属性基本被完全淡化,而是直接作为药材使用。

有观点认为,藏红花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而古印度人当时就已经将藏红花用于医药,这可能是藏红花在中国被视为药材的原因。但事实上,早期印度人使用藏红花的方式更像是利用其染料属性,例如在额头上点个点,然后宣称包治百病。

04

文献证据

查阅相关资料,可以找到古人使用藏红花的记录,但大多是药膳方面的。例如,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记载了两道使用藏红花的药膳——炙羊心和炙羊腰,但重点论述的是成菜之后的药效,而非香料作用。

此外,古时提到藏红花的典籍基本上都是药典,最有名的当属《本草纲目》,其中对藏红花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

05

原因分析

藏红花进入中国后,为何其香料属性被淡化,而药材属性却得以凸显?这背后可能有多个原因:

  • 数量稀少:早期传入中国的藏红花量不大,无法像胡椒那样成为菜肴的“主角”。而且,藏红花在中国菜中味道上的贡献并不显著。
  • 药效认知:藏红花本身具有一定的药效,加之其稀少和昂贵,很自然地被重视并用于医药。
  • 与红花混淆:古人可能将藏红花与红花混淆,因为两者的药效在古代药学典籍中描述得极为相近。这种混淆可能导致藏红花被当作另一种红花使用,从而强化了其药材属性。
  • 文化传承:藏红花传入中国时,其产区规模已经很大,可能恰巧传入中国的藏红花其产区居民视其为药材,因此中国人也沿袭了这一认知。

如今,藏红花虽然仍以“香料皇后”闻名于世,但其药材属性也已被全世界接受,不仅被收录入《中国药典》,其所含诸多物质的医疗功效也被现代医学认可。这种双重身份,或许正是藏红花价值连城的原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