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同唱《爱我中华》:歌声里的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同唱《爱我中华》:歌声里的民族团结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熟悉的歌词,伴随着激昂的旋律,唱响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到校园合唱比赛,从乡村文化广场到城市音乐厅,《爱我中华》这首经典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传递着民族团结的正能量。
民族大联欢:共筑团结一家亲
2024年11月26日,海南三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正在热烈进行。身着不同民族服饰的年轻人夹道欢迎天南海北的来客。在喧腾的乐声中,各族同胞载歌载舞,交换礼物,结识朋友,在大联欢、大团圆中留下难忘回忆。
澳门代表团表演项目运动员黄梓轩第一次亲眼看到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感到非常震撼。作为澳门大学一名传统文化艺术领域的教师,他拍了许多照片,打算回去和同学们分享。在民族大联欢上,黄梓轩接受运动会组委会邀请,献唱《爱我中华》,并且和天津、河南等代表团合影留念,还和浙江代表团队员互相交换了礼物、留下联系方式。“他们送了我一个‘吉贝’吉祥物,我回赠了一个澳门的标志性徽章,还邀请他们到澳门玩。”他说。
香港代表团龙舟运动员陆文豪也经历了许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来海南感受“天涯海角”的浪漫,第一次亲眼看到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第一次经历两万人为自己鼓掌,第一次看火炬点燃的浪漫,第一次认识一些朋友……“这次经历对我而言真的很难忘,大家都非常热情,让我感受到一种团结、一种力量,真的有很多温暖的细节。”他说。
在“天涯海角星”纪念雕塑附近,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表演者身着特色民族服饰,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在《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歌声中,为观众献上热情舞蹈。不少代表团成员进入圆圈中,用手机将这份欢乐与温馨定格。
校园合唱:歌声里的文化自信
近日,在一场特别的合唱活动中,56名身着各民族传统服饰的学生齐聚一堂,共同唱响了《爱我中华》。这一幕,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
“让我在心中播下热爱的种子,米粒般的希望,终会在时间的洗礼中,发芽生长。”这句歌词,仿佛在每个学生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当56名学生用清澈的嗓音唱响《爱我中华》,舞台上绽放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象征着各民族文化的独特与共存。正如我们这个国家,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具风采,却也在同一片蓝天下携手并进。
这场演唱会的背后,是对民族团结的深入思考。这场表演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在欢快的旋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眼神,那是对祖国的热爱,对各民族和谐美好的向往。正如导演所言,“音乐是无国界的,但它所承载的情感却是深深扎根于文化土壤的。”
群众合唱:歌声里的家国情怀
在礼贤镇“礼赞盛世华诞 唱响时代之声”群众合唱大赛的决赛现场,56位中学生身着56个民族服饰,用清脆的歌声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自发合唱,共同描绘了一幅礼贤镇民族团结的生动画卷。
这场合唱大赛不仅是礼贤镇的特色文化活动,更是展现当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参赛队伍由各村、社区唱歌爱好者组成,历经数载春秋,积淀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包含着丰富多元的地区文化特色。经过多年的精心打磨和培育,礼贤镇群众合唱大赛参演成员日益广泛,展演水平逐步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充分展现礼贤镇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广泛凝聚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力量的优秀群众文化活动。
而在甘肃省临夏大剧院,一场以“陇原儿女心向党 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的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最美民族和声大赛颁奖典礼暨惠民演出活动正在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群众社团和临夏州歌舞剧团的演员们汇聚一堂,用最美妙的歌声、最优美的舞姿,向伟大祖国75年华诞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祝贺。每一首歌曲,都是对党的高度赞美、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每一支舞蹈,都是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讴歌,都是对民族团结力量的有力诠释。
文化交流:歌声里的民族团结
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特区政府正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向青少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区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表示,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中華文化的形成,經過漫長歲月,紀錄了中華民族在神州大地發軔、崛起、發展的過程,反映了朝代的興替和社會、經濟、技術、制度、思想、語言、文藝等的演進變化,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為中華民族烙上獨一無二的印記,為民族大團結注入強勁的向心力。
特區政府目前致力於多個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強校園教育、用好博物館、舉辦更多本地文化活動和增加內地交流等。例如,教育局將在2025/26學年開始推行小學人文科,並會增潤中華文化、國史及國家地理元素。此外,康文署轄下新成立的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會與教育局合作,每年舉辦“中國歷史文化系列—教師培訓班”,內容涵蓋中國歷史文化、中國藝術、科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讓教師可在不同的學年利用各博物館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展覽內容,向不同級別的學生教授不同類型的中華文化知識。
香港青少年多到內地走走看看,對認識中華優秀文化很有幫助。教育局每年提供10萬個名額給香港中小學生到內地各省市交流學習,不同的愛國愛港團體也組織了很多青少年到內地參訪。香港全國青聯委員協進會在去年2月展開“百萬青年看祖國”主題活動,計劃在5年間推動100萬名香港青少年到內地進行交流、考察、實習、就業甚至創業。本計劃從2023年開展不足一年的時間裡,已經錄得超過23萬8千人次參加,成績斐然。
《爱我中华》这首歌,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面旗帜,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传递着民族团结的正能量。让我们一起唱响《爱我中华》,用歌声凝聚民族力量,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