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荣格八维:Te和Ti的本质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荣格八维:Te和Ti的本质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opus/899739101000892457

荣格在《心理类型》中详细探讨了外倾思维(Te)和内倾思维(Ti)的本质区别。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两种思维模式在面对客观事实时的不同态度、运作过程以及它们在心理结构中的体现。

Te对客观事实的态度

思维一般来自两个源泉,其一来自主观的最后可归结为无意识的根源,其二则来自由感官-知觉所传送的客观事实。较之前一个源泉,外倾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后一个源泉的制约。判断总是预设了某种标准;对外倾型判断来说,有效的决定性标准是适应于外在环境的标准,无论它从可知觉的客观事实直接表现出来,还是从客观观念表现出来都是如此;因为客观观念即使得到主观的认可,但它在其根源上同样是外在的和客观的。

Ti对客观事实的态度

内倾型思维可能既与具体的对象也与抽象的对象相关,但是在决定性时刻它总是定向于主观的因素。它不可能从具体的经验再返回到客观事物中去,而总是导向主观内容。外在事实并不是这种思维的目的和根源,尽管内倾型总喜欢标榜自己是以此为目的和根源的。他始于主体然后又返回到主体,尽管它可能在实在的现实领域中进行最广阔的遨游。就新的事实的建立而言,他仅仅具有间接的价值,因为他主要关心的不是对新的事实的认识,而是新的观点。他阐述问题并且创造理论,展示新的前景和新的洞见,但在事实面前它却持保留的态度。这些事实可以极恰当用来作为说明的例证,但绝不会允许它们占据支配地位。事实被搜集用来作为某种理论的证据,但绝不是为事实本身而搜集。倘若后一种情况经常出现,那也只是对于外倾型处事方式的让步。对这种思维来说,事实仅有次等的重要性

Ti的运作过程

主观观念的发展和呈现、那些微弱地闪现于心灵的眼睛面前的原初象征意象的发展和呈现才是绝对重要的东西。它的目的从不涉及具体事实的理智的重建,而是涉及从模糊意象到一种辉煌的观念的构建

Ti与Te的区别

正如我们可以把达尔文(Darwin)当作外倾思维型的范例一样,康德也可被称为标准的内倾思维型。前者以事实为依据,后者则依赖于主观因素。达尔文涉及了极为丰富的客观现实,康德却把自己限制在知识批判中。而居维叶和尼采则形成一种十分鲜明的对照。

主观因素

这些功能中存有主体,主体就像客体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主观”一词听起来几乎就像是一种责备和攻讦,这是我们目前的外倾型评价事物的特点;总之,“纯属主观的”这个称号就像是一件挥舞在那种并非无限地相信客体的绝对优势地位的人头上的武器。因此我们在现在的研究中必须完全弄清楚“主观”一词的含义。我所谓的主观因素,是指一些心理行为或反应,它们与客体所产生的作用相融合,因此而造成一种新的心理事实。既然主观因素从最古老的年代以来,在所有的种族中,它一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持不变,因为基本的知觉和认识几乎是普遍同一的,那么主观因素就像坚固地建基于外在客体一样的真实。倘若情况不是这样,那么任何一种恒久而且基本上无变化的现实物就会变得完全不可思议,任何对过去的理解都将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主观因素正是像海洋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一样的必然性事实。同样地,主观因素也具有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的普遍决定性的所有价值,是一种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排除在我们的考虑之外的因素。它是另一种普遍规律,凡是基于这一规律的人都拥有一个安定、持久和有效的基础,就正像那些依赖于客体的人一样。

内倾型

内倾型态度一般定向于其心理结构,心理结构原则上是代代相承的和随主体与生俱来的。无论如何,这绝不能被预设为是与主体自我(ego)的简单的同一,就像前面魏宁格的指称所暗示的那样;而是先于任何自我-发展而存在的主体心理结构。真正的基本主体或即自身(self)要远比自我(ego)含义深厚,因为前者包括了无意识,而后者基本上只是意识的焦点。假如自我与自身等同的话,那么我们在梦中能够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和完全不同的含义看到自己就是不可思议的了。但内倾型的特殊之处——这不仅合乎他自己的倾向,也合乎一般人的偏见——却在于将他的自我同自身混淆为一,把他的自我提升为心理过程的主体,从而产生上面所提到的那种意识的主体化,使他与客体相分离。

心理结构与集体无意识

心理结构与赛蒙(Semon)所说的“记忆基质”(mneme)或是我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是同一个东西。个体自身是所有生命造物中某种现存物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或代表,是某种特定的心理行为模式的倡导者,它在每一个物种中都不一样,为各物种的每一个成员所与生俱有。与生俱有的行为模式很早以前大家就知道是本能,而与生俱有的心理领悟模式我则打算命名为原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