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来福士广场:超高层建筑的创新典范
重庆来福士广场:超高层建筑的创新典范
重庆来福士广场是一座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地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由8座塔楼、底层裙楼以及横跨4座塔楼的水晶连廊组成。该项目总投资211亿元,总建筑面积达80多万平方米,是新加坡凯德集团在中国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重庆来福士广场由国际知名建筑大师摩西·萨夫迪担纲设计,其独特的“风帆”造型寓意重庆“乘风破浪、扬帆起航”的城市精神。
空中连廊减隔震设计
重庆来福士广场的空中连廊是其最具特色的建筑元素之一。连廊全长约300米,宽30米,高22.5米,横跨4座塔楼,被誉为“横向的摩天大楼”。为了确保连廊在强风和地震等极端条件下的安全稳定,设计团队采用了先进的减隔震技术。
连廊结构采用了多层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系统。隔震支座能够有效隔离地震能量的传递,而阻尼器则能吸收和耗散振动能量,从而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此外,连廊与塔楼之间的连接采用了特殊的滑动支座,允许连廊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一定的位移,避免结构受损。
风帆造型塔楼的建造技术
重庆来福士广场的8座塔楼均采用弧线造型,呈现出风帆的效果。其中,T3N和T4N塔楼最高,达到354.5米;T1和T6塔楼稍低,高度为234.5米;其余塔楼高度在265米左右。为了实现这一独特的设计,项目团队采用了多项创新建造技术。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施工技术:采用液压爬升模板系统,确保核心筒结构的高效施工。该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安全性好等特点。
风帆造型外立面施工:外立面采用单元式幕墙系统,通过精密的测量和放线技术,确保弧线造型的精准实现。同时,幕墙系统具有良好的防水、保温和隔音性能。
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在关键结构部位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建筑技术创新与成就
重庆来福士广场在建筑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项目团队成功解决了复杂结构设计、抗震、抗风等技术难题,为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结构优化设计:通过精细化的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确保了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兼具安全性和经济性。
智能建造技术:广泛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实现设计、施工和运维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绿色建筑理念:项目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通过优化建筑布局、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实现节能减排。
重庆来福士广场不仅是一座地标性建筑,更是中国超高层建筑技术创新的典范。其独特的设计和先进的建造技术,不仅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也为未来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