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特重返北京登台,四次返场演绎经典名作
穆特重返北京登台,四次返场演绎经典名作
黑暗中,一束亮光倾洒,掌声立刻响起。安妮-索菲·穆特提起金色的裙摆,与老搭档钢琴家兰伯特·奥金斯一起走上舞台。3月17日晚,阔别5年,穆特终于重返北京,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
这场演出是穆特2024年亚洲巡演的重要一站,也是她与奥金斯合作的第36个年头。他们为北京观众带来了莫扎特、舒伯特、克拉拉·舒曼和雷斯庇基的经典作品,展现了穆特对古典音乐的深厚理解和独特演绎。
上半场以莫扎特的《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开场,这首作品展现了穆特对音乐层次的细腻把握。随后的舒伯特《C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则展示了她对浪漫主义音乐的深刻理解。下半场,克拉拉·舒曼的《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三首浪漫曲》展现了穆特在处理复杂情感时的张力,而雷斯庇基的《B小调小提琴奏鸣曲》则体现了她在技术上的游刃有余。
演出结束后,穆特四次返场,加演了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一号和第二号,以及约翰·威廉姆斯的电影配乐《Nice to Be Around》和《辛德勒的名单》。这些加演曲目不仅展现了穆特的音乐多样性,也体现了她对观众的尊重和感激。
演出前,穆特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我第一次来北京是在1996年,那时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如今的北京繁华而多元,古老与现代交织,让人惊叹。作为欧洲人,我格外钟情北京古老的一面,喜欢在胡同里走走停停。”
面对未来,穆特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她表示:“也许有一天,我会在演奏中与AI合作。科技和音乐家是一对好朋友,科技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音乐本身,并且拓展音乐的边界。”
这场演出不仅是穆特对古典音乐的致敬,也是她对未来的展望。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音乐家要沉浸式地让自己处在音乐里,才能够更好地创造出优秀的音乐。”穆特用她的琴声,为北京观众带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盛宴,也让人们期待着她未来更多的音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