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他发现了青霉素,拯救了上千万人,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因此延长15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7: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他发现了青霉素,拯救了上千万人,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因此延长15年

二战时期,青霉素的诞生被冠以“神药”的称呼,挽救了上千万士兵的性命;而在和平时期,青霉素的发现,更是跨越式的提升了人类的平均寿命。

有意思的是,青霉素的诞生就像是上天给到人类的眷顾。因为它并非是在刻意研究下发现的,而是一个“巧合”,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反应之后碰巧诞生。

而它的发现者,正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

青霉素诞生所带来的两个影响

青霉素之所以能够在人受伤的时候,起到避免感染的作用,其实最主要的核心就是因为青霉素里的青霉烷,青霉烷可以对细胞的细胞壁合成进行阻拦。


青霉素放大之后的其中一种

人与低等动物的细胞中并没有细胞壁,但是病毒却是有细胞壁的。所以当青霉烷进入人体的时候,不仅不会对人体内细胞造成伤害,而且还能够破坏病毒的细胞壁,以此来让病毒溶解,达到治疗感染的效果。


当时的青霉素售卖宣传照

又加上青霉素具有高效、低毒,成本可控的特点,在上个世纪40年代被大面积生产后,就在西医中广泛的应用了起来,挽救了上千万的生命。

只是,由于有的人因为体质原因而对青霉素产生排斥,所以基本都会在青霉素注射之前,先做少量的测试(也就是“皮试”),确定无误后,才会加大注射量。

尤其是过去像患上了病毒性感冒,就会经常用到青霉素。见效快、价格适中,可以说是为不少普通家庭所喜爱,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近15年。

青霉素的诞生,一方面是为人类的病毒感染问题找到了最优解,延长寿命;而另一方面,也带动了“抗生素”的诞生。比如,像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都是在青霉素诞生之后,经过反复的研究而产生的。

(注射用青霉素)

抗生素虽然无法对疾病进行百分之百的治愈,但是在灭杀病毒的过程中,抗生素却是人身体内病毒的一大功臣。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像首个抗生素—青霉素,无论是注射还是口服,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于脑膜炎、炭疽等感染性疾病。这些疾病在过去无一不是疑难杂症,但有了抗生素后,顽疾的治愈效果可以说是直线提升。

不同的抗生素,在具体的作用方面偏向则不同。青霉素可以在治疗肺结核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同时,在链霉素诞生后,链霉素对治疗结核病的作用显然更为突出,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大批量生产的时候,可以说是极为受欢迎。


网图

到了后来,随着各种抗生素越来越多,人对身体的抗生素也越来越强,而“新抗生素”的研究也几乎在每个时期都存在。简单来说,我们人类在成长升级的时候,病毒也是一样。

但无论抗生素的历史与作用如何变迁,首个发现青霉素的人,都将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被上天眷顾”的发明者

青霉素发现的时间,是在1928年一个炎热的夏天,而发现青霉素的人,是亚历山大·弗莱明。

在青霉素这种首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被发现后,不少人都说,弗莱明是个“被上天眷顾的人”。


亚历山大·弗莱明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实际上,青霉素的发现与其说是一次“研究”到不如说是一次“巧合”、一次“完美的误会”。

1928年夏天,弗莱明像往常一样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到结束的时候,弗莱明因为要着急着出门旅行,所以实验室的有一些器皿就来不及洗,直接放在了老位置。

等到十多天后,弗莱明旅行回家。当他走向他的实验桌,准备继续进行研究时,他却惊讶的发现,在他离开的这十多天时间里,有一个废弃且未清洗的器皿里,突然长出了一团不知名的青绿色霉菌。


做实验的弗莱明

这个器皿原本装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与空气大面积接触后,这个器皿里却是凭空出现了一些青绿色的霉菌。弗莱明对此好奇心大起,立马采集了一部分青绿色霉菌,用显微镜来进行观察。

结果,透过显微镜,他惊讶的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绿色霉菌可谓是泾渭分明,只要是有青绿色霉菌存在的地方,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会失去踪影

也就是说,青绿色霉菌能够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或者说,能够大幅度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扩张。

(做实验的弗莱明)

这一发现,让弗莱明惊喜不已。根据颜色来看,他将此霉菌称为“青霉菌”,并于次年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

只是,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并不怎么受重视。但是,弗莱明却并未对此放弃,而是不断的继续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青霉素。

10年之后,他为了能够更好的把高纯度的青霉素提炼出来,于是他就与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弗洛里、英国的生物化学家钱恩,一起对青霉素展开了后续的提纯。


弗莱明、弗洛里、钱恩

1943年,制药公司开始批量生产。经过了市场的检验后,1945年,三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值得一说的是,弗莱明作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当时还曾被不少的媒体“神化”,一方面是当时青霉素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正值二战时期,它的到来,挽救了上千万士兵的性命,许多人将青霉素称之为“神药”。而另一方面就是弗莱明对于研究上的“巧合”。

发现“青绿色霉菌”并不是弗莱明第一次“被上天眷顾”。早在1922年的时候,弗莱明就偶然间注意到了溶菌酶。


弗莱明

当时,身体患了感冒的弗莱明,在做实验的时候,刚打起一个培养皿,就不小心打了个喷嚏。部分喷嚏粘液黏贴在了培养皿上。

后来他发现,只要是喷嚏粘液存在的地方,培养皿内的细菌就无法存活。于是他迅速对此进行了实验,来看这喷嚏粘液中是不是存在有天然抗菌的物质。

可遗憾的是,他发现这些粘液虽然可以溶解细菌,但是只能溶解对身体有益的细菌。于是在后来,他也没有再过多研究。

结语

弗莱明的这两次发现,可以说是格外的偶然。虽说运气占一部分原因,但是,如果没有弗莱明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对青霉素十年研究的执着,恐怕青霉素与别的抗生素会在何时诞生还是一个未知数。

青霉素的发现,在二战时期不仅挽救了无数的人群,也间接的提升了人类差不多15年的寿命。

而现在90多年过去,关于青霉素的发展,则又是从“蓬勃发展”到了另一个“需要控制”的阶段。在未来,青霉素等抗生素一类要如何有效、可控合理的使用,则又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