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证实:十二生肖源自中国而非印度
秦简证实:十二生肖源自中国而非印度
十二生肖作为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属相符号,与我国特有的十二地支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却有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印度神话,因为印度的十二神将座下的神兽与中国的十二生肖惊人地相似。著名学者郭沫若也曾支持这一观点。但考古发现却提供了不同的答案。
印度神话中的十二生肖
韩国、日本的生肖与中国相同,来源于我国,这毋庸置疑。但是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并且与中国相邻的印度,早有十二生肖之说,对应他们12位神将座下的神兽,佛经中也有相关的传说,除了第三位有虎,狮之别外,连排序一模一样,难道十二生肖起源于印度?
印度神话
郭沫若的观点
著名学者郭沫若(1892-1978)在1950年发表的考古学论著《释支干》中认为,十二地支虽然是中华民族创建的,但是十二生肖并不一定是其特有的形象化代表,极有可能是后来从印度输入的。
由于我国古文献中,没有发现十二生肖的起源记载,古今学者对此众说纷纭,最早的记载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与现在完全相同,但王充并不是创造者,而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西汉末年,如果说十二生肖是印度传入,之后被改造成现有的情况(古代中国没有狮子,而用老虎代替),也似乎说的过去。
《论衡》
考古发现的证据
然而在1975 年12 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出两批秦代竹简,其中发现了十二生肖的记录,接着在1986年,甘肃省天水市发掘出来的秦代竹简,记载有“子,鼠矣。丑,牛矣。……辰,虫矣。……巳,鸡矣。亥,豕矣。”除“辰虫巳鸡”外,其余已经完全相同,要早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当时的佛教的翻译者是为了让佛理更好的在中原发展,借用了中国的十二生肖来解释佛教故事。
湖北云梦睡虎地的秦代竹简
甘肃省天水市的秦代竹简
这些考古发现告诉我们,十二生肖的确是中国的土生土长的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影响到了周边的民族习俗。
唐代十二生肖像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