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里的“胆固醇清洁工”: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
食物里的“胆固醇清洁工”: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
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固醇管理成为维护心血管健康的关键。植物固醇作为“坏胆固醇”的克星,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机制,有效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同时,膳食纤维、类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和卵磷脂等营养物质,以及规律的运动,也是控制胆固醇的重要手段。
高胆固醇不仅会引起胆结石、胆囊炎、脂肪肝等疾病,还是导致心梗、脑梗的元凶之一。其中最坏的便是“坏胆固醇(LDL-C)”,它会在血管上沉积,形成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血栓。因此我们特别在指南里,就强调了要少吃高油高脂的食物来减少坏胆固醇的摄入。不过细心的朋友们也发现,指南里还特别强调了一种名为“植物固醇”的物质可以适当摄入。
植物固醇:“坏”胆固醇的克星
植物固醇和胆固醇仅两字之差,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一个异卵双胞胎,一个只出现在植物里,一个出现在动物上。因为这是一对双胞胎,所以两者的结构十分相似,在人体内就会形成一种竞争关系,植物固醇的疏水性更好,可以抢先一步占领肠道内吸收胆固醇的位点,使得胆固醇无法被人体吸收,只能随着粪便被排出体外。
植物固醇还能在肝脏内降低酶的活性,来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量,而且人体对植物固醇的吸收率才不到5%,绝大多数都会被代谢出去。也就是说,植物固醇对外源性胆固醇可以抑制吸收,对内源性的可以抑制合成,还不在人体内占地方,完成“降低坏胆固醇”的任务就出去了,可真是对抗坏胆固醇的一把好手!
那么,什么食物里植物固醇多呢?在很多植物性食物中都能看到植物固醇的身影,其中含量较多的当属植物油类、豆类、坚果种子类、谷类食物。而至于每天应该吃多少植物固醇才最合适呢?《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建议每天吃0.8g植物固醇,同时配合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膳食,以预防和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生。建议以下3类人群尤其要多吃一些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
- 高脂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
- 血脂代谢能力减弱的老年人
- 平时吃肥肉、动物内脏较多、饮食较为油腻的人
健康人群在大鱼大肉之后,也可以补充植物固醇来维持血脂平衡。
吃动结合,全方位围剿“坏胆固醇”
生活中,除了要补充植物固醇,还有很多营养物质对降低坏胆固醇有帮助,也需要我们加入到日常膳食中。
膳食纤维
代表食物:全谷物、蔬菜水果
一方面,水溶性膳食纤维可以直接结合胆固醇,抑制肠道对于胆固醇的吸收;另一方面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则可以结合胆汁酸,让其直接从肠道排出体外。
类胡萝卜素
代表食物:胡萝卜、西红柿、南瓜、红薯、木瓜、芒果等。
类胡萝卜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缓或阻止“坏胆固醇”氧化过程,保护血管内皮,减少血管病变的风险。
不饱和脂肪酸
代表食物:橄榄油、牛油果、坚果和脂肪含量较高的鱼类(如鲑鱼)等。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胆固醇的正常运转和代谢,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有利于减少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卵磷脂
代表食物:蛋黄
卵磷脂具有乳化、分解油脂的作用,可改善血清脂质,清除过氧化物,使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降低。
除此以外,运动也十分重要。建议大家至少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慢跑、健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运动时间最好持续30分钟。
本文原文来自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