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治疗抑郁症:最新研究与实践指南
运动治疗抑郁症:最新研究与实践指南
抑郁症,作为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长久以来对全球人口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约有2.8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近年来,运动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抑郁症的非药物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运动对抑郁症的积极影响
2022年4月发表在《JAMA Psychiatry》的一项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旨在探讨运动与抑郁症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纳入的15项研究共包含191,130名参与者。研究发现:体力活动与抑郁之间存在逆曲线剂量-反应关系,即体力活动量越大,抑郁风险越低,尤其是在较低活动量时降低风险的梯度更为陡峭;与完全不进行体力活动的成人相比,进行相当于推荐活动量一半(每周4.4个代谢当量任务小时)的体力活动,可将抑郁风险降低18%;达到推荐活动量(每周8.8个代谢当量任务小时)的成人抑郁风险进一步降低至25%,且观察到在超过该活动水平后潜在益处减少和不确定性增加。研究表明,即使在低于公共卫生推荐的体力活动水平下,也能显著获益于心理健康。该研究首次表明,运动与抑郁症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2024年1月,《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一项关于运动和抑郁症关系研究,研究共纳入495个研究组和14,170名参与者。结果发现:不同运动方式对抑郁均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与活动对照组(例如,常规护理、安慰剂)相比研究指出,对抗抑郁最好的运动前四名分别是:跳舞、步行/慢跑、瑜伽、力量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舞蹈在对抗抑郁症方面显示出较强的效果(Hedges’ g = -0.96,95% 可信区间为 -1.36 至 -0.56),但在可信度评估中表明,由于研究的数量较少、参与者人数有限,以及研究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对于舞蹈运动治疗抑郁的评价存在可信度较低。步行或慢跑(Hedges’ g = -0.62)、瑜伽(g = -0.55)、力量训练(g = -0.49)、混合有氧运动(g = -0.43)和太极或气功(g = -0.42)发现中等程度的抑郁减少。运动的效果与所开具的强度成正比。力量训练和瑜伽似乎是最为可接受的方式。此外,集体运动与个人运动相比,在提供社交支持和增加参与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不同人群的运动选择
在对抗抑郁焦虑的诸多方法中,运动总是被提及,其效果更是被众多科学研究所证实。但不同人群选择哪一种运动最管用呢?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重磅研究显示,步行、瑜伽、慢跑和力量训练等运动方式,在对抗抑郁方面,效果堪比心理治疗。这项大型研究显示,力量训练对缓解女性抑郁更有效,瑜伽、气功对男性更有效;瑜伽在老人中更有效,力量训练在年轻人中更有效;个人和团体运动的效果相似。特别是当这些运动以较高强度进行时,效果更显著。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教授苏浩给出如下推荐:
青年女性:瑜伽、力量训练
对职场女性来说,紧张的工作节奏容易造成久坐、慢性疲劳、精神萎靡,长期失眠、加班、熬夜,更加重了抑郁情况。女性在感到精神压力大时,不妨试试瑜伽,通过肌肉的拉伸和呼吸配合,让自己从紧绷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身心得到充分舒展。有条件的女性,可以走进健身房学习搏击、哑铃等力量训练,或在家中练习深蹲、跨步、俯卧撑等动作。也可将运动融入生活,比如工作一小时起来运动5分钟,箭步蹲、俯卧撑、广播体操等都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运动,不仅能使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缓解腰酸背痛,还能使大脑得到短暂休息、精神饱满振奋。
青年男性:慢跑、力量训练、间歇性训练
男性抑郁是很难发现的一件事情,大多数男性在小时候会被引导“男子汉流血不流泪”,也因为强烈的自尊心,发生抑郁等精神问题时,他们通常会选择否认或掩饰。对男性来说,独自运动似乎更适合他们。当焦躁不安、沮丧、抑郁时,男青年不妨去户外跑步或骑行,既能缓解紧张情绪,阳光照射还能降低抑郁风险,户外风景的变化也能使心情平复下来。此外,力量训练能使肌肉更加强壮有力,建立自信心。青年男性至少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及2天以上的全身肌肉强化力量训练。想要改善睡眠质量,青壮年可选择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或篮球、羽毛球等高强度运动。
儿童青少年:体操、球类运动、骑自行车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重要阶段,但失眠、抑郁、焦虑、社交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困扰不少青少年,运动则可以有效帮助他们缓解不良情绪,焕发青春活力。建议青少年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锻炼,如健美操、骑自行车,提高身体灵活性,促进身体各个方面的成长。同时,还可增加一些竞争性或对抗性的运动,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增强反应能力,可振奋精神,结束后会有一定的疲劳感,更易进入深度睡眠。上述项目还能在运动过程中促进社交,增进友谊,有助减少社交障碍。
老年人群:抗阻运动、舞蹈、气功、太极拳
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多疑、抑郁等情绪状态,并伴随失眠、食欲缺乏等躯体症状,且无法纾解,就会引发抑郁。而且,随着老年人肌肉量流失,加之慢性病和失能问题高发,也会加重抑郁。所以,纾解老年抑郁的运动处方要从身心两方面来考虑,兼具社交性和健身性。老年人可以走进公园、广场,邀上老朋友跳跳广场舞、练练气功、太极拳等有氧运动都不错;预防跌倒等意外,需要加强力量训练,例如使用哑铃或弹力带进行单臂推举、双臂前推等上肢力量训练;锻炼下肢力量可进行动态半蹲、双脚提踵、双腿臀桥等动作。以上动作均可重复8-12次/组,3组/天,每周锻炼2-3天,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运动治疗抑郁症的机制
尽管运动治疗抑郁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短期内,体力活动能够激活内啡肽系统,产生所谓的“跑者高潮”,带来立即的心情提升。长期来看,规律的体力活动能够促进大脑神经可塑性,改善大脑功能,并增强身体对压力的抵抗力。此外,运动还能增进社交互动,提升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进一步对抑郁症产生积极影响。
专业指导的重要性
虽然运动对抑郁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但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非常重要。建议在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进行运动治疗,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运动治疗应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但通过科学的运动疗法,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运动点亮生命的色彩,驱赶内心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