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神到活血:合欢皮的多重药用价值
从安神到活血:合欢皮的多重药用价值
合欢皮,又名夜合皮、夜台皮,是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其性味甘平,归心、肝经,具有安神镇静、活血止痛、收敛止血等功效。在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中都有广泛应用,尤其在治疗失眠、焦虑、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方面效果显著。
合欢皮的传统功效
1. 安神镇静
合欢皮具有安神镇静、活血止痛、收敛止血等功效。其中,安神镇静是其主要功效之一。合欢皮中的有效成分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其镇静作用主要通过调节神经系统,降低脑细胞兴奋性,从而达到安神镇静的效果。此外,合欢皮中的有效成分还能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降低机体的兴奋状态,从而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2. 活血消痈
合欢皮,味苦、性平,归肝、脾经,入血分,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痈肿疮疡,乳痈,瘰疬。本品活血化瘀之功甚著,且能祛瘀生新,为治跌打损伤及瘀血肿痛之要药。消肿止痛之功亦佳,常配伍他药以治痈肿疮疡、乳痈、瘰疬等症。
3. 安神解郁
合欢皮具有养心安神、舒肝解郁之功效。主治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健忘、惊悸、郁郁不乐等症。合欢皮性平,味甘入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心神不安、失眠、多梦、健忘、惊悸、郁郁不乐等症状。
4. 利水消肿
合欢皮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淋病、疮疡肿毒等症。其利水消肿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促进水液代谢:合欢皮性平味甘,具有益气健脾、利湿祛痰的功效,能增强人体运化水液的能力,促进水液代谢,消除水肿。
- 抑制水肿因子:合欢皮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如槲皮素、山奈酚等,这些活性成分具有利尿作用,能抑制水肿因子的产生,减少组织液的渗出,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 改善肾脏功能:合欢皮能增强肾脏的排泄功能,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从而减轻水肿。
5. 活血化瘀
《本草纲目》载:「活血化瘀,通经脉,消肿痛,止血痢。」
活血化瘀,即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合欢皮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脾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经脉,消肿痛,止血痢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血痢等症。
活血化瘀药物可分为活血祛瘀药和活血通经药。合欢皮属于活血通经药,其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活血化瘀,通经脉,消肿痛的目的。
6. 安神
合欢皮具有安神、养心、益气、祛风湿、舒筋活络之功效。
古籍记载:「合欢皮,补中益气,安心止痛,和血调经,散瘀止血。」《本草纲目》中也记载:「合欢皮,安五脏,益心神,养营血。」可见,合欢皮具有安神养心的功效。
合欢皮中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挥发油等。这些成分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的作用。此外,合欢皮还能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具有调节情绪、改善睡眠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合欢皮具有改善睡眠、缓解焦虑症状的作用。临床试验表明,合欢皮提取物可以显著改善睡眠质量,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减少夜间醒来次数,提高睡眠效率。合欢皮提取物还能缓解焦虑症状,降低焦虑指数,改善情绪状态。
合欢皮的古代典籍记载
《神农本草经疏》:根据中医学古书《神农本草经疏》对于中药「合欢皮」的描述,可以现代化学术语言解读如下:《神农本草经疏》中提到,根据《本经》的记载,合欢皮的主要功效是安定五脏(即心、肝、脾、肺、肾),调和心志,使人情绪平稳,心情愉快,无忧无虑。这说明在古代中医学的观点下,合欢皮被认为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帮助调节人体内五脏的功能,促进心灵的平和,提升心情,让人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远离忧郁和烦恼。
《神农本草经》:根据中医古书《神农本草经》的记载,对于中药「合欢皮」的解释如下:在古代的医学观点中,合欢皮被认为具有调和五脏的功能,这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它能帮助平衡身体内脏的运作,维持生理机能的协调。此外,合欢皮也被认为能够安定心神,调节情绪。在心理层面,它有助于和谐心志,使人心情愉悦,减少忧虑与烦恼,促进情感的平稳。总结来说,《神农本草经》中的描述显示,合欢皮在古代被视为一种能够促进身心健康,增进情绪稳定,让人保持欢乐心情的中药材。
《本草拾遗》:在古代,由于生活环境和饮食卫生条件较差,人们容易受到各种寄生虫的侵害。因此,寻找有效的杀虫药物,是古代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合欢皮」被《本草拾遗》记载为具有杀虫作用,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这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并可能在实际治疗中使用它来对抗体内寄生虫。然而,《本草拾遗》对于「合欢皮」的描述十分简短,未涉及其具体的使用方法、剂量或是其他可能的药效。这也反映出古代医学文献在某些方面记录的局限性,需要后世医学家进一步研究和补充。
《日华子诸家本草》:根据中医学古书《日华子诸家本草》中的记载,对于中药「合欢皮」的解释如下:将合欢皮煎熬成膏状后,可用于消除身体上的痈肿,同时还能帮助断裂的筋骨接续恢复。换句话说,这本书认为合欢皮经过特定方式处理后,对于外伤所导致的脓肿以及骨折等伤害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草纲目》:根据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对于中药「合欢皮」的疗效有如下描述:【合欢皮】能调和血液,促进血液循环,具有消除肿胀、缓解疼痛的功效。这表示在古代中医学里,合欢皮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帮助血液流畅,减少身体肿胀,并能舒缓疼痛的药材。
《分类草药性》:根据中医古书《分类草药性》的记载,合欢皮这种中药的主要功效是用于消除瘰疬。在古代中医学里,“瘰疬”指的是颈部淋巴结核,是一种颈部或耳后出现无痛性肿块的疾病。
《本草衍义》:「合欢皮这种药材,对于补充身体阴气有着迅速且显著的功效。它能促进肌肉的生长,并有助于筋骨的修复,这些功效都是可以清楚地看到的。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这样一种具有卓越疗效的药材,为什么在外科治疗中却鲜少被记录和采用呢?」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合欢皮在补充阴气、促进肌肉生长以及修复筋骨方面的显著效果,同时也表达了对其在外科领域应用不足的疑惑。
《本草汇言》:根据中医学古书《本草汇言》的记载,合欢皮这种中药具有甘甜温和且平补的特性,它能有效开启并调节人的五种精神状态,同时也能消除五种情绪困扰,发挥出奇妙的疗效。它的味道甘甜,性质平和,主要功效在于和缓人的心气。当心气得以和缓,人的精神自然会通畅,进而感到欢乐,不再被忧虑所缠绕。这就像民间常说的,萱草能让人忘却烦恼,合欢则能使人释怀忿怒,这两种药物正是针对这些情绪状态而来的。此外,一些大型的药方中,合欢皮被用于消解肿块,以及促进筋骨的修复,这些都是因为它能够补充心脾功能,促进血液的生成。著名医家朱丹溪曾提到,将合欢与白蜡一同使用于膏药中,效果极佳。
《神农本草经赞》:根据中医学古书《神农本草经赞》对于中药「合欢皮」的描述,其原文为:「《本经》: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神农本草经赞》提到,合欢皮的主要功效在于调节和安抚五脏(心、肝、脾、肺、肾)的功能,能和谐人的心态和情绪,使人感到快乐,消除忧虑和烦恼。换句话说,合欢皮在中医学理论中被认为具有镇静安神、调和情绪的作用,能让人的心情变得愉悦,减少焦虑和压力。
《神农本草经疏》:根据中医学古书《神农本草经疏》对于中药「合欢皮」的描述,可以现代化学术语言解读如下:《神农本草经疏》中提到,根据《本经》的记载,合欢皮的主要功效是安定五脏(即心、肝、脾、肺、肾)的功能,调和心志,使人情绪愉快,消除忧郁的情绪。换句话说,合欢皮被认为能够促进整体内脏的健康与和谐,对精神状态有正面影响,能帮助人保持心情愉悦,远离悲伤和烦恼。这种效果可能源自于其调节生理机能,从而影响心理状态的作用。
合欢皮的现代功效
1. 抗菌消炎
合欢皮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利尿等功效。其有效成分有助于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可治疗疮毒、痈肿、乳痈、乳痛、跌打损伤、骨折等症。
合欢皮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功效。
- 抗菌作用:合欢皮中含有的生物碱,如金合欢碱、异金合欢碱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抗炎作用:合欢皮中的提取物,如异金合欢碱、合欢素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2. 抗氧化
合欢皮具有清暑除烦、益气养血、解毒生肌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合欢皮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可延缓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合欢皮还能抗菌消炎,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3. 止痛功效
合欢皮具有活血止痛、舒筋解痉、镇静安神等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心悸失眠。
中医认为,疼痛多由气滞血瘀引起,而合欢皮活血止痛的功效,正是通过疏通气血,消除瘀滞来实现的。合欢皮中的有效成分,如合欢皮苷、合欢皮素等,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缓解疼痛。此外,合欢皮还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合欢皮的运用方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合欢皮的炮制
清水浸泡洗净,捞出,闷润后先划成相等大的长条,再切块或切丝,干燥。
注意事项及副作用
合欢皮注意事项:
- 滋腻作用:合欢皮性平,味甘,有滋腻作用,不宜过量服用。
- 活血化瘀:合欢皮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月经期间的女性不宜服用。
合欢皮可治疗的相关疾病
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甲状腺肿、睡眠障碍、咳嗽、胸闷、胸痛、损伤、失眠、腹痛、痈、肺炎、月经不调、心悸、疼痛、焦虑症
注意:以上所有信息仅供学术研究使用,任何医疗行为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本文原文来自云中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