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如何体现文字内容?外在技术与内在技巧解析
书法创作如何体现文字内容?外在技术与内在技巧解析
中国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体现了文字的内容,还蕴含着书家个人的情绪和作品的意境。从实用性到艺术性,书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书法如何通过外在技术和内在技巧,以及文化内涵,来体现文字内容和个人风格。
中国书法,自明朝初期以前,都是文人墨客日常书写的实用品为主,如手札、对联,官方书信和上奏的文本等,都以正书、隶书为后世所知,强调日常中的实用性而忽略书法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受科举制度的影响,书法教育和实践上的实用性都得到空前的发展。
书法的实用性体现在书写的整体和严谨,才有了正书为本的“台阁书风”。传统语境下的书法,其价值和功能就更为注重和偏向于实用性而非艺术性和欣赏性,而只有到了明末,大量厅堂式巨作出现以后,才使得书法的实用价值逐步向欣赏价值,出现了王铎、张瑞图、徐渭等书法大家。但是,无论是实用性,还是艺术性书法,书法都必须为文字内容服务,文字内容必须为个人风格和作品意境服务。
书法艺术的外在技术:表达笔象的规律
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性的,任何目标发展的战略规划,都是战略决定了战术。目标决定了路径和出发点。中国书法艺术的书写,是有法度的。书法的法度之中,又讲究分寸和技巧性的。书法的技巧,又分为内在技巧(术)和外在技巧(术)。
- 意境决定了文化,文化突出了内法,内法决定了章法,章法决定了墨法和字法,字法又决定了线法和笔法……
- 书法的外在技术,主要包括笔法、线法、字法、章法、墨法。
- 笔法、线法、字法、墨法,都在围绕着章法,并为之服务。也就是说,章法决定了墨法和字法,字法决定了线法和笔法。
书法艺术作品法度的内在关系
书法作品所体现出书家的内在、外在技巧,二者有一个相互关联、互相帮助、互相服务、互相制约的关系。
- 内在技术,包含文化、笔势、笔意、笔性、笔境。
- 文化、笔势、笔意、笔性,都在为意境服务,意境又通过文字内容提高其层次。换句话说,意境是文化内涵的目标,文化内容又决定了笔势、笔意、笔性。心、手、笔的融合的味道,即人与书融合在作品所表现的“动人性”的意境。
书法艺术作品,随文化而变化
书法作品的写景抒情,都是通过技巧来完成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一个过程。外在技术服务于内在技术,内在技术又依赖于文化(指文字内容)。文字内容又服务于书法家个体风格和作品意境,反之,又提升了书法作品中的文化层次。
- 书法外在技术服务于内在技术,内在技术又在提高外在技术的档次。
- 文化内容,是书法作品的外在核心;书法意境,又是书法作品的内在核心。
- 书法外在技术,是书法作品的战术技巧;
- 个人风格和思想意境,是书法作品的战略部署。
- 战略决定战术,战术技巧丰富和生动地完成战略。
书法艺术作品的示范(以行书演示)及其内涵
书法表达意境的示范,颜鲁公之《祭侄文稿》就是典型例证。
文字内容的选择
本文选择唐代诗人王之涣诗作《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话译文: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此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得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此诗篇幅虽短,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时至今日,此诗还不时出现在中国国家重大政治和外交场合。
书法技巧的选择
(一)书法技巧的规律性
A、工笔平稳气和,多见于隶正篆。小写意运动轻松。多见于行书小草。大写意飞扬疯狂,常见于大草狂草。
B、静态严肃、动态活泼、重笔重墨压抑。
C、浓重涨墨,严重压制。焦墨和枯笔,着急烦燥。谈墨,开心调皮。润墨,积极上进。
D、高的字形,积极。宽的字形,忧郁。方的字形,正常。收缩的字形,压抑。奔放字形,疯狂。
E、平行线具有平等性。交叉线有交际感。穿插线显得机敏灵活。借笔有投机错觉。搭笔,显得奸滑。
F、涨墨是重点提醒,淡墨是抒情歌喈。长笔是个性张扬。重笔显得沉默稳重。
如此,再衡量作品,是否用笔正常?
(二)书法技巧的实用性
A、此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叙事写景述物,文字内容平稳。书法技巧的选择,应以行楷或隶楷字形为主,笔法上多中锋和篆笔直入,线条上多隶篆揉入,墨法上多浓墨重彩,章法的节奏以平稳为主,以表达叙事写景之真实。
B、此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应以行草或草书字形为主,笔法上多侧锋和隶折切入,线条上多草书揉入,墨法上多润墨、淡墨和飞白,章法的节奏以大开大合和字眼、张扬个性为主,以表达哲理和意境之艺术。
C、整篇诗文,文理写景,抒发思想。整个意境是先平稳,后飞扬。因此,书法作品技巧上应先平稳、合规。其次,墨法上采用先浓重,再润笔,后淡或飞白。在此,章法上布局先平后疏外形。最后落地:字法上先行楷、再行草、后草书。线条上由合规,向飞动、疯狂展开。笔法上,做到起收笔名方笔、圆笔中侧结合、圆笔偏锋波折多……
书法作品的布局
(1)作品的规格
A、竖长条作品的呈现:秀丽多姿。宽长条作品的呈现:宽容、大气。方形作品的呈现:规矩平淡。长方形作品的呈现:活跃。圆形作品的呈现:动态。扇形作品的呈现:幽默。
B、方格书写作品:规律。成行书写作品:自律。大小歪斜书写作品:旋律。交叉书写作品:节律。
C、文字内容布局舒朗:灵话。文字内容布局密实:严谨。
D、文字书写为大字:大胆。文字书写为小字:小心。
E、文字书写为长画:挑事。文字书写为重画:压制。文字书写为方画:困难。文字书写为圆画:轻松。
(2)章法的其他内容:
A、作品的题、跋、落款,要求用正常的字形、大小、墨法,理由:一是不夺主。二是不张扬。三是心平气和说明而已……
B、印章不宜超过三枚,不然的话,显得花里胡哨,破坏作品意境。
(3)书写前的准备:
书写前,应该准备:毛笔(大小笔,或狼毫羊毫笔)、墨条、笔砚、水盆、用纸、印章、纸张(一份草镐纸,一份控墨纸,一份书写纸)。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