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零开挖、无便道:宜攀高速创新攻克复杂地质难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58: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零开挖、无便道:宜攀高速创新攻克复杂地质难题

宜攀高速,这条全长448公里的交通大动脉,穿越崇山峻岭,串联起宜宾、凉山、攀枝花三地,是成都通往攀西经济区、通江达海的重要出川大通道。在建设过程中,宜攀高速不仅注重工程质量和进度,更将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通过一系列创新环保措施,实现了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01

西苏角1号隧道:零开挖进洞保护生态环境

在凉山州曲依乡鲁家坪村,宜攀高速西苏角1号隧道的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这座全长10299米的隧道,是宜攀高速开工4年来最后一个进洞的隧道。隧道周边地形横坡陡峭,无通行便道,附近存在滑坡、泥石流、深厚堆积体等多种不良地质问题,施工难度极大。

面对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项目团队经过反复研讨论证,最终确定了“清危、固源、引导、拦截、防撞”的进洞方案。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利用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导流墙等方式处置危岩,有效保障了隧道下方307省道的行车安全和隧道进洞安全。施工人员采用抗滑围护桩、固结封闭、锚固等工艺对洞口进行稳固,为山体“强筋健骨”。

最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团队采用了“零开挖”方式进洞,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扰动。这种施工方法不仅保护了当地的自然景观,还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维护了生物多样性。通过这些创新环保措施,西苏角1号隧道的建设不仅确保了施工安全,还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最小干预。

02

西苏角河特大桥:无便道施工守护绿水青山

在凉山州雷波县境内,宜攀高速西苏角河特大桥横跨V型峡谷,宛如一条巨龙腾跃于山涧之间。这座全长568米的大桥,是宜攀高速跨径最大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变截面桁架拱桥。大桥钢结构总用量超过8000吨,相当于一座法国埃菲尔铁塔的钢材使用量。

大桥施工区域地形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且地质灾害频发,施工难度极大。由于现场不具备建设施工场地的条件,参建团队创新性地采用“无便道”施工法,利用缆索吊系统构建“空中运输便道”,实现了材料设备的高效运输。吊装时,桥梁钢结构在云南省黄华镇加工组拼后,通过船舶运输至现场,再利用缆索吊系统进行高空吊装,最大吊装高度达240米,相当于80层楼高,展现了令人震撼的“空中飞车”景象。

这种“无便道”施工法不仅解决了施工场地限制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减少地面施工活动,有效保护了V型峡谷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宜攀高速的建设者们深知,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建设过程中,他们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将环保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从西苏角1号隧道的“零开挖”进洞,到西苏角河特大桥的“无便道”施工,这些创新环保措施不仅确保了工程的顺利推进,更为其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宜攀高速的建成,将结束凉山州雷波县、金阳县不通高速的历史,进一步完善四川省高速公路网络,为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交通保障。同时,这条绿色公路也将成为四川交通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彰显着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