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中的关键指标:ALT和AST,一文读懂它们的意义
肝功能检查中的关键指标:ALT和AST,一文读懂它们的意义
“医生,我的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ALT和AST都偏高,这是什么意思?严重吗?”在医院的肝病门诊,这样的问题每天都会被多次问到。对于很多人来说,肝功能检查报告上的ALT和AST就像是天书,让人摸不着头脑。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两个指标的神秘面纱,教你如何看懂肝功能检查结果。
什么是ALT和AST?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肝功能检查中最常用的两个指标,它们能反映出肝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程度。
ALT:主要存在于肝脏中,当肝脏受损时,其数值会升高,常见于肝炎、脂肪肝等情况。它是反映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肝脏中ALT的活性是血液中的1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即可使血清中的ALT增加1倍。
AST:除了肝脏外,还存在于心脏、肌肉等部位,因此它的升高可能意味着多种组织的损伤。AST约70%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当肝细胞严重受损时,线粒体中的AST也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AST水平升高。
正常值范围
ALT和AST的正常值范围通常在40单位以下。如果检查结果高于这个数值,可能意味着肝脏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但需要注意的是,剧烈运动、饮酒等也可能导致这些指标轻度上升,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不同肝脏疾病时的变化特点
肝炎:在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时,ALT和AST可异常高达1000单位以上。通常情况下,ALT的升高幅度大于AST,即AST/ALT比值小于1。但如果AST/ALT比值大于1,可能提示肝病进展至慢性化或严重阶段,如早期肝硬化。
脂肪肝:脂肪肝患者通常表现为轻度至中度的转氨酶异常,且AST通常高于ALT。但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纤维化的脂肪性肝炎患者血清转氨酶水平可能在正常范围内,因此不能仅凭转氨酶正常就排除脂肪性肝纤维化的可能。
肝硬化:当肝硬化时,AST/ALT比值可增高至1.44以上。这是因为肝细胞严重受损,线粒体也遭到破坏,导致AST从线粒体和胞浆中大量释放入血。
肝癌:约50%的肝癌患者AST/ALT比值大于3,且病程时间越长,比值越高。因此,AST/ALT比值可作为判断肝癌的参考指标之一。
实际病例解读
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际病例来理解这些指标的意义:
33岁的小李,身高185cm,体重102kg,BMI为29.8 kg/m²。在一次体检中,他被发现谷丙转氨酶(ALT)高达225U/L,谷草转氨酶(AST)为178U/L,空腹血糖更是达到12mmol/L。进一步检查显示,他患有重度脂肪肝和肝纤维化。
小李的例子告诉我们,ALT和AST的升高绝不是小事。它们不仅反映了肝脏的即时状态,还是预测未来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早发现肝脏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何保持健康的ALT和AST水平?
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定期检查:特别是对于有肝病家族史、长期饮酒或患有代谢性疾病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谨慎用药:避免滥用可能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总之,ALT和AST是肝功能检查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们能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肝脏问题。通过了解这些指标的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关注和保护自己的肝脏健康。记住,肝脏是沉默的器官,它不会轻易发出求救信号。因此,定期检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肝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