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锻炼心理韧性方法,培养“剑神”般强大内心
十种锻炼心理韧性方法,培养“剑神”般强大内心
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时,心理韧性是我们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成长的重要能力。从国际体育赛事中运动员的表现,到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心理韧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不断提升的。本文将介绍10个具体方法,帮助你锻炼心理韧性,培养“剑神”般强大的内心。
国际体坛盛事虽然已经结束,但运动员们留下的精彩瞬间令人难忘。比如“微笑剑后”江旻憓和“Come Back King”张家朗,他们在濒临淘汰的边缘依然保持冷静,沉着应对,最终逆转取胜,赢得了金牌,让所有支持者为之振奋。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将这种能够适应逆境、创伤或各种生活压力的能力称为“心理韧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其实不只是运动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面对各种困境、挑战和压力。拥有强大心理韧性的人能够愈战愈勇,而不是停留在恐惧或过早放弃。心理韧性的强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大脑、个人性格、成长环境、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等。我们的大脑前额叶皮质主要负责控制认知与情绪,特别是认知弹性,而额叶神经网络则负责调节个人的心理韧性。高认知弹性的大脑具有较高的神经可塑性,心理韧性也会更强。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韧性强度并非完全由先天决定,我们可以通过训练让大脑前额叶皮质习惯不同的思考回路。例如,将“发生了什么事?”或“为什么会这样?”的思维模式转向“该如何处理?”等更具建设性的思考方式。APA提出了以下10个提升心理韧性的方法:
自我觉察与照顾
把握每一个认识自己的机会,包括从挫折中反省及作出整理。许多走出逆境的人事后表示,虽然受了伤,但发现自己变得更坚韧、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感、更珍惜自己的人生,也与身边的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
关注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做自己感兴趣且能让自己放松的事情。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及运动,以维持身体、心理和精神健康。
乐观正向的态度
不把眼前的困境视为无法解决的难题。即使是客观上无能为力的事情,也可以尝试以乐观的态度想象事情总会好转。
采取积极的态度,尽自己的所能去克服困境,不要选择逃避,妄想困难很快就会过去。
身处难关时尝试以长远的角度,客观而宏观地检视现在的处境,切勿过度放大难题,甚至灾难化地思考当前的处境。
练习正向思考,尝试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想着自己害怕什么。
相信自己的直觉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受与行动
当发生的事情不如预期时,先接受你无法改变的部分,再将注意力聚焦在你可以改变的地方,接受“改变是人生的一部分”。
为自己订立合理且具有建设性的目标,然后试着将目标分成多个小目标,或分为短、中、长期,下定决心有规律地展开行动,让自己逐步迈向目标。
建立与他人的链接
- 与家人、朋友及其他人保持良好关系,也可以通过参与宗教团体、旧生会,或不同的运动小组与人链接;接受身边人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若身边有人需要帮助时,也要伸出援手。
心理韧性强者并非不被现实的困境和压力所冲击,只是面对冲击时更知道如何重整能量或更能快速调节心境,以面对及处理当下的挑战和压力。在现今多方面都面对着极端急速变化的世代,我们不妨在每次的挫败经验中,逐渐培养及加强面对挑战的能力,在不同面向的成长,展现更有韧性的人生。
图片来自:张家朗 Edgar Cheung Ka Long Facebook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