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工程安全施工迎来智能化革新
配网工程安全施工迎来智能化革新
近日,南方电网在云南禄丰供电局首次将AI识别技术应用于配网线路智能化巡检,实现了人工智能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大大提升了配网线路的巡检质效。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巡线效率,还解决了设备老旧隐患突出、人工巡检识别难等问题,为配网工程安全施工带来了新的突破。
智能化监控系统引领安全施工新趋势
智能化监控系统在配网施工中的应用,是近年来配网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配网自动化终端、架空线路状态监控系统、光伏并网断路器和配电房环境监控系统等数字化方案,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其中,AI图片识别系统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该系统处理速度可达每小时1.4万张,与人工审核1小时800张相比,效率提升约17倍。更重要的是,AI系统不仅能实时接受无人机在巡线现场获取的图片并即时感应分析,还能精准“诊断”线路明显隐患和隐蔽性缺陷,大大提高了线路缺陷处理的效率。
创新技术提升施工安全性
科技创新是提升配网工程安全施工水平的关键。以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为例,该公司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尤为突出。
自2017年以来,张黎明科技创新团队攻克了精准定位、自主规划、智能控制、安全防护等关键核心技术,四次迭代升级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目前,该机器人已在天津、山东、浙江等20余个省份推广应用,代替人工作业超过6.9万次,保障了13.8万人次的人身安全。这一创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标准化与机械化施工新模式
在配网工程施工方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的创新举措值得借鉴。针对配网建设普遍面临的施工工期长、施工难度大等问题,该公司创新工厂化装配新模式,研发多种施工机械,并推进配网工程项目部标准化、施工单位专业化、作业方式机械化、管理手段数字化转型升级。
具体来说,该公司开发了新型钻孔立杆一体机、多功能施工车等施工装备,施工效率提升33%,施工成本降低17%。此外,该公司还深化工厂化预制、机械化作业成果应用,推动工厂化平台改造升级,开发的9类工厂化预制组件在配网施工中的应用率达100%。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作业风险。
未来展望
配网工程安全施工的新动向表明,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AI识别技术、无人机巡检、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等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配网工程的安全性和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工厂化预制、机械化作业等新模式也将为配网施工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配网工程安全施工将更加智能化、标准化和高效化,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