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鹿茸PK鹿角,谁才是中医界的“养生王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1: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鹿茸PK鹿角,谁才是中医界的“养生王者”?

人参、鹿茸是“东北三宝”中的“两宝”,历来被视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近年来,东北多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参茸资源,做大特色产业,从种植养殖提档升级到精深加工渐成规模,从谋求新品开发到规划布局全产业链,努力向千亿级支柱型产业迈进。

不过记者在辽宁省、吉林省多个主产区走访发现,参茸产业日益壮大的同时,还存在种植养殖缺乏标准规范,产品扎堆于初级原料和低端市场,区域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自身难以做大做强的同时,也面临来自韩国、新西兰的产业冲击,其打造优势产业任重道远。

01

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参茸看东北

临近春节,记者走进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的一家中药材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操作机器设备,将晒干的人参或切片、或磨粉,包装后销往全国各地。在这座小山城里,从事人参种植、加工、销售的农户达到2.8万户,全县注册人参企业超过300家。春节前夕,作为高档礼品的人参制品在市场热销,各家企业也颇为忙碌。

人参、鹿茸是中国人较早开发并持续利用的食药用资源。我国自商代已开始食用人参,经过数千年的应用,人参赢得了“百草之王”的美誉。“鹿的全身都是宝”在我国古代就被人认识,满族人养殖梅花鹿的历史文化在清朝被发扬推广后,利用鹿原料制作的药品、滋补品不断增加,其中以鹿身上可反复生长和取用的鹿茸最为珍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参生产国。东北东部山区是我国人参核心产区,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人参产量分别占全国和全世界的60%和40%。辽宁省的桓仁、本溪、宽甸等县的林下参种植已成规模,在全国山参市场掌握较强话语权。我国也是梅花鹿养殖大国,中国畜牧业协会鹿业分会数据显示,我国拥有家养鹿存栏约100万头,90%都是梅花鹿。

东北作为全国最大参茸原产地,也是全国参茸交易中心。位于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万良人参市场是亚洲最大人参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200亿元,占全国人参交易量的80%。曾为“皇家围场”的辽宁西丰县是国内干品鹿茸的主要集散地,每年有接近全国一半的进口鹿茸在这里加工。多年来,东北参茸产业链逐渐成熟,在带动农民增收、壮大县域经济、支撑乡村振兴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2023年,吉林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708.5亿元,同比增长10.3%,与该省提出要把人参、梅花鹿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规模产业的目标不断靠近。辽宁省也提出鹿茸全产业链产值达500亿元的发展计划。

02

初级原料品质难控,精深加工规模偏小

尽管东北参茸发展历史悠久,规模较大,不过记者走访参茸主产区发现,当前这一产业还停留于“初级”“低端”阶段,好资源还未收获大效益。

——种养缺乏规范,原料品质参差不齐。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教授张连学表示,我国园参种植仍以个体散户为主,使得标准难以顺利推广。记者走访一些参农时也得知,一些种植参存在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现象。

在一个梅花鹿养殖大县的养殖大户家中,记者看到后院被改造成鹿棚,圈养了几十只梅花鹿。这种庭院式小规模饲养还存在相当比例,设施简陋,管理较为粗放。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许多中小型养殖户来说,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还不够,疫病防控也存在一定困难。

——精深加工不足,产品扎堆“低端”。记者走访多地参茸市场注意到,这里销售的多为鲜参、干参,冻干鹿茸,风干鹿鞭、鹿胎等土特农产品。偶有深加工产品,也是将人参切片,鹿茸打粉等初级加工。

业内人士表示,东北与参茸相关企业虽多,但大多是从种植户、养殖户和小型作坊发展而来,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发是短板。在辽宁西丰县,铁岭神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每年从新西兰进口大量鹿茸,初加工后再转口贸易至韩国,难以实现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

吉林省2021年8月发布的《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吉林省医药健康企业整体规模偏小,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仅9户,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品种仅有6个;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健康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约为1%,低于全国3%的平均水平。

——初级原料真假难辨,频频遭遇信任危机。作为初级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人参、鹿茸质量参差不齐、品种真假难辨,一些外地顾客因为担心假冒伪劣,或者认为食用不便,购买时犹豫不决。

在一些人参市场,受制于检测时间长、检测机构有限、交易规模庞大等因素,人参入市的抽检率还不够高。2021年,有行业媒体曾报道在东北个别地方花10元钱就能办理野山参证书,原本市价几十元的园参立马价格翻倍卖到数百元。

鹿茸行业也是如此。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专业人士不经过基因检测都无法分辨鹿茸的品种,更别说普通消费者了。正因为如此,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商家打着梅花鹿鹿茸的旗号,卖的是新西兰赤鹿鹿茸,后者价格优势很大。

03

入药难、入食难,制约参茸高端应用

位于吉林抚松县的吉林汇参堂中药饮片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较大的人参制品企业。在公司展厅,由参片与蜂蜜结合的蜜饯、由人参叶做成的茶叶、富含人参有效成分的饮料等产品琳琅满目,却没有一件与人参相关的药品。“申请一个药号要排队很久,申请保健食品也是难度很大。”公司负责人姚友才说。

类似情况在东北参茸业较为普遍。近些年由于药品、保健食品申请困难,一些新成立的参茸加工企业很难拿到批号,就连已经成立三四十年的老药企,其主打人参、鹿茸成分的药品也是几十年前的老批号。很多企业做不了高附加值的药品、保健食品,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加工原料级的中药饮片和普通食品入手。

然而加工食品也存在制约。2012年,卫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批复,允许养殖梅花鹿的大部分副产品作为普通食品,这为梅花鹿入食打开了“大门”。但这份文件中又明确,养殖梅花鹿的鹿茸、鹿胎、鹿骨、鹿角不可作为普通食品,这给从事鹿产品开发的许多企业带来限制。

吉林省吉春制药集团是一家老牌鹿制品企业,拥有数百个药品、保健食品批号,近年来正在向鹿食品进军。集团党委书记曲风采说,民间食用包括茸、胎、骨、角在内的副产品的习惯早已有之,“如果没办法入食,光凭药品和保健食品,产业很难做大。”在辽宁西丰,辽宁鹿乡绿港公司负责人刘美思说,公司生产了一款“鹿跳墙”食品,包含鹿肉、鹿筋等食材,鹿茸因为不能入食,不能加入其中。

人参入食则受到生长年限的制约。2012年,卫生部发布《关于批准人参(人工种植)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明确入食的人参需为5年及5年以下人工种植的人参。这给东北大量林下参的深加工带来障碍。

目前,东北人参主要分园参和林下参两种,在山坡或平地集中种植的为园参,生长年限多为5年左右;在山上自然林中人工撒种,并自然生长的为林下参,生长年限多为5年以上,15年以上的也称为“林下山参”或“野山参”。

在“中国山参之乡”的辽宁桓仁县,林下参种植面积达65万亩。当地聚集着中药材加工企业300余家,大多是将林下参加工成中药饮片售卖。桓仁县一些

04

鹿茸与鹿角:品种来源与功效作用

鹿茸和鹿角片在中医界各有千秋。鹿茸以其温补肾阳、益精血的功效备受推崇,适合治疗肾阳虚等症状;而鹿角虽也有一定药用价值,但在功效上略逊一筹。究竟哪一种更能胜任“养生王者”的称号呢?让我们一起探讨它们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奥秘吧!

05

品种来源

  • 鹿茸:来源于梅花鹿或马鹿的干燥雄鹿未骨化毛茸。
  • 鹿角片:来自同种动物的幼角。
06

性状鉴别

  • 鹿茸:圆柱形,偶分枝,下部细,顶部粗,常残存灰白色茸毛和“血斑”。
  • 鹿角片:长圆形扁平板状,边缘波浪起伏,表面红棕色至棕褐色,光滑有光泽。
07

功效作用

  • 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畏寒、肢冷、阳痿等症状。
  • 鹿角片:补肾阳、强筋骨、活血脉,治疗肾虚阳痿、遗精早泄等。
08

主治疾病

  • 鹿茸:改善头晕耳鸣、精神萎靡、气血两亏的症状。
  • 鹿角片:缓解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疼痛。
09

保存方式

  • 鹿茸:密封后置阴凉干燥处保存以防虫蛀。
  • 鹿角片:通风良好且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储存。
10

临床应用

  • 鹿茸:用于治疗阳痿不举、小便频数、精血耗竭、面色黧黑、耳聋目昏等。
  • 鹿角片:用于治疗骨折后期愈合不良、崩漏不止、虚损羸瘦等。
11

现代药理研究

  • 鹿茸:具有明显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抗应激作用,大剂量可影响心脏活动和血压。
  • 鹿角:现代药理研究较少,功效作用主要基于传统中医理论。
12

使用建议

鹿茸和鹿角片在中医养生中各有侧重。鹿茸因其卓越的补肾阳、益精血功效,更适合肾阳虚、精血不足的患者;而鹿角片则在活血通络方面更具优势,适用于腰膝酸软、疼痛等症状。在使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以达到最佳的养生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