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舒单抗并非仅治骨质疏松,停药或增加骨折风险
地舒单抗并非仅治骨质疏松,停药或增加骨折风险
地舒单抗是一种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因其显著的疗效和便捷的使用方法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很多患者对其使用仍存有不少误解。比如,是否只有确诊骨质疏松才能使用?打了地舒单抗后能否停止用药?这些疑问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常见误区,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地舒单抗的用药指导。
地舒单抗的适应症范围
地舒单抗并非仅限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而是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地舒单抗可用于以下适应症:
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用于预防骨相关事件,如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
骨巨细胞瘤: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骨巨细胞瘤,包括成人和骨骼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患者。
骨质疏松症:
- 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治疗,可显著降低椎体、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
- 用于骨折高风险的男性骨质疏松症,可帮助患者改善骨量,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
地舒单抗的长期使用和停药问题
地舒单抗的长期使用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研究显示,持续使用地舒单抗可以显著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和全身多部位骨折的风险。然而,停药后可能会出现骨转换和骨丢失的显著增加,进一步增加骨折风险。
因此,患者在停药后1年内应及时接受后续抗骨质疏松治疗。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乳腺肿瘤科主任江泽飞教授指出:“新一代的单克隆抗体地舒单抗进入国内,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使用更便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终身教授沈志祥教授也强调:“地舒单抗则不经过肾脏清除,这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显得尤其重要。”
临床使用指南和专家建议
多个权威指南推荐地舒单抗作为骨质疏松症的初始治疗药物:
2020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和美国内分泌学院(ACE)联合发布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地舒单抗被推荐为初始治疗药物之一。
2020年更新的美国内分泌学会(TES)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指南中,推荐地舒单抗为骨折高风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初始治疗选择。
专家建议在使用过程中充分补充钙和维生素D,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具体用法用量根据不同的适应症有所不同,需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安全性和注意事项
地舒单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仍需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同时,患者必须充分补充钙和维生素D。尚未确定接受骨质疏松症抗骨吸收治疗(包括地舒单抗和双膦酸盐)的最佳总治疗时间。应基于个体患者的风险获益比,定期评估是否需要继续治疗,尤其是接受5年及以上治疗后。
地舒单抗是一种全人源IgG2单克隆抗体,通过抑制RANKL与RANK的结合,阻止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存活,从而减少骨吸收,增加骨量和强度。该药物的药理作用明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密切关注药物反应,遵循医嘱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地舒单抗并非仅限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而是具有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长期使用地舒单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停药后可能会出现骨转换和骨丢失的显著增加,增加骨折风险。因此,患者在停药后1年内应及时接受后续治疗,以避免不良后果。此外,地舒单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仍需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