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季爱“上火”,到底是怎么回事?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41: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季爱“上火”,到底是怎么回事?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但也是"上火"的高发期。牙龈肿痛、眼睛干涩、口舌生疮……这些上火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还让人感到十分困扰。那么,春季为什么容易上火?又该如何调理呢?

“上火”是春季的常见问题,牙龈肿痛、眼睛干涩、口舌生疮……都是上火的常见症状。

春为一年之始,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体阳气长而阴气消,此时若不注意,很容易“上火”。

虽然只是一些小毛病,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却很大。


图源:卡乐图片。摄影:贾琼

春季为何易上火?

  • 吃得太多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无肉不欢,体内能量太高,人体消耗不了这么多热量,就会上火。
    此种情况要尽量控制食量,多吃蔬菜、粗粮,再配合吃一点通脾胃的中药。

  • 运动太少
    肌肉运动是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之一,运动量太少,吃下去的能量消耗不掉,也会导致上火。
    建议运动起来,热量消耗掉了,上火的情况也会随之缓解。


图源:卡乐图片。摄影:贾琼

  • 衣着不当
    立春后,气温逐渐升高,穿得太多或盖得太厚也易上火,应及时减衣被。

  • 气机不畅
    气机不畅则内热不能及时发散出来,也会出现上火症状。
    临床上常见心情郁闷的病人容易脸上长疙瘩;心情紧张导致热在体内运行不畅,气运转不通畅化而为火。

  • 其他
    除以上情况外,还有痰凝经脉的患者,久之热被痰浊淤堵在体内出不去;湿邪阻滞气机可能也会化火;还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上火,最常出现的是上热下寒证,一般因中焦脾胃运转功能失常导致。
    此类上火需要一一甄别,对症治疗。

常见上火症状及调理方法

  • 耳朵、牙齿有火——调肾
    耳朵“上火”,听力出现问题,病根多半在肾。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肾有火(多为虚火),就会出现听力方面的问题,如耳聋、耳鸣都是比较常见的。
    此外,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牙齿也是骨骼的一部分,是由肾主管,当肾脏长期有火,就容易出现牙龈萎缩和牙齿松动。
    此外,肾脏有火还会出现小便黄赤,甚至尿道灼痛等表现。
    此时,我们的舌头发红,舌苔少,甚至是无苔,需要滋阴降火。
    调理方法:肾火旺者可喝点淡盐水。如不适症状难以缓解,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治疗。


图源:卡乐图片。摄影:贾琼

  • 口周有火——调胃
    上火了,出现口干口臭、口渴,问题多半在于胃。
    胃多实火,胃火旺最容易出现嘴唇发炎、牙龈肿痛、口臭等问题。
    此外,还常见胃痛烧心、泛酸、便秘、腹胀以及口渴喜冷饮等表现。
    这些症状的出现,多与嗜酒、嗜食辛辣、饮食油腻等问题引起。
    调理方法:胃火旺者适合喝绿豆粥,或用山栀子、知母、石斛煲瘦肉汤。

  • 眼睛有火——调肝
    干涩、眼睛发红、肿痛、眼屎增多、视物模糊,这多半是有肝火了。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火旺,往往会累及眼睛。
    而且,肝火旺一般是基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也就是积压太久之后导致的火气较大。
    这类人的脾气也比较大,容易发怒,甚至还有焦虑、失眠的情况。
    调理方法:肝火旺者可用龙胆草、白芍、黄芩和雪梨煮水喝。


图源:卡乐图片。摄影:宁颖

  • 鼻腔有火——调肺
    鼻腔干燥、鼻子痒、流鼻血,这多与肺相关。
    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有火,导致人体的气血上逆,鼻子往往会看起来很红。
    但肺火又分实火和虚火,实火一般伴有咳嗽、咳黄痰、咽喉肿痛、大便干燥等症状;虚火一般伴有手足心热、盗汗、心烦失眠、潮热、干咳无痰或少痰等症状。
    调理方法:肺火旺者宜用莲子、银耳、雪梨加水蒸两小时后食用。

清火药别乱用

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等中成药由于具有良好的清上焦实热之效,被不少人称为“上清三把剑”,也是不少家庭的常备药。

那么,三种药物有什么区别呢?

  1. 上清丸侧重清肺火
    本方共十二味药,轻清祛风药占了八种,所以此方偏清上焦之火,侧重于肺,对于一般风热感冒,症见轻度发热、咽喉肿痛等肺卫症者效果较好。
    由于此方中黄芩、黄柏、大黄为酒炒,泻下力较缓;且用荆芥比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所用荆芥穗解表作用弱,故本方药性较平和。

  2. 黄连上清丸侧重清肺、胃之火
    在上清丸的基础上加入黄连、石膏、旋覆花、蔓荆子、甘草即为黄连上清丸。
    黄连清心、胃之火,石膏清肺、胃之火,清热能力强。
    方中蔓荆子疏风、散热、止痛,旋复花消痰降气,一升一降,能引清火之药上行,泻下之品趋下。
    故本药作用偏于中焦,侧重于胃,适用于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中、重度发热,咽喉、口腔疼痛较甚,且咳嗽痰多者。
    此药较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慎用。

  3. 牛黄上清丸可清肺、胃、心之火
    在黄连上清丸的基础上增加牛黄、冰片为牛黄上清丸。牛黄为清热解毒要药,寒凉极品。
    冰片清热止痛,开窍醒神,为五官科常用药。
    故牛黄上清丸作用偏于上、中焦,侧重于心,感冒高烧甚至伴有昏沉者尤为适用。
    药物炮制上,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强调生用,泻火解毒作用力强。
    年老体弱、大便溏薄者均不能使用,孕妇忌用。

虽然同属清火药,但每种药物的功效和适用范围均有不同,盲目使用非但无效,甚至还会有损于身体健康,故而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原文来自小康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养生中国、中国中医、山西省中医院、中国中药杂志、西安发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