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世界骑行日:专家建议从三方面推广骑行文化
9月17日世界骑行日:专家建议从三方面推广骑行文化
9月17日是世界骑行日,这是一个全球性骑行文化节日,旨在倡导人们通过骑行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碳排放、应对城市交通问题。
骑行的多重益处
从体育锻炼的角度来看,骑自行车能显著增强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灵活性。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指出,每天骑行30分钟的人,有望比不骑车者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一半,对于久坐人群来说尤其如此。
9月8日,选手在2024年湖南衡山九观湖环湖自行车赛骑行。新华社发(曹正平摄)
另一方面,骑自行车几乎不产生任何碳排放,是最为环保的交通工具之一。联合国的一项报告指出,如果践行无(机动)车生活,每人的年碳排放量将减少3.6吨。
2023年9月2日,观众在服贸会上了解共享单车、助力自行车和电单车等低碳出行方式。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骑行对城市交通的积极影响
自行车对治理拥堵也有重要意义。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是这一方案的先行者,通过大力发展自行车道网络,使骑行成为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成功减少了城市交通压力。
4月20日,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自行车骑行活动,倡导人们低碳出行。新华社发(弗尔季·奥蒂洛摄)
相关专家指出,骑行作为“慢行交通”其实并不慢。以记者的实际经历为例,11公里左右的通勤距离,无论是骑自行车、坐地铁还是开车,时间几乎都是45-60分钟。
2023年4月27日,在北京自行车专用路上骑行通勤的市民。这是国内首条通勤用自行车专用路。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如何推广骑行文化
要让更多人爱上自行车骑行,并将其作为绿色安全的出行方式,专家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
- 建设更好的骑行道
- 推广更适合城市交通的自行车
- 普及骑行安全知识
2021年5月28日,太原市民在滨河自行车道骑行。这条自行车道纵贯太原南北,全长75公里。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更好的骑行道需要城市管理者充分认知骑行带来的各项效益。国内城市在经历了机动车交通体系迅猛发展后,城市拥堵问题日益严峻,因此也开始聘请专业机构设计建造城市骑行道、绿道。
风景优美,广受骑行爱好者喜爱的成都绕城绿道。图片来自网络
创新助力自行车
不少专家认为,更适合城市交通的自行车应当保留运动属性原貌及轻型化特征,同时加入智能电机系统的助力自行车。
由中国企业九号公司生产,在巴黎奥运会期间投放的助力自行车。图片来自网络
相比传统自行车,这种车能够帮助骑行者适应坡度,从而扩展自行车骑行的推广地域。相比更重型的电动两轮车,助力自行车在行驶和充电时安全风险更小。
助力自行车的电池小型化,可以放入防火箱中充电,有望解决电动两轮车充电安全隐患。图片来自网络
助力自行车目前在许多欧洲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中国则是这类自行车的生产大国。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自行车的智能电机系统与无人机技术一脉相通,无人机巨头大疆公司也推出了助力自行车系统方案。
大疆公司推出的助力自行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方案。图片来自大疆公司官网
骑行安全知识
无论骑哪种自行车,都需要骑行者树立安全意识,包括佩戴头盔、确保自行车车况良好、遵守交通规则、掌握正确骑行姿势、因地制宜保持适当速度等。骑行俱乐部胡同山野发放给爱好者的安全知识卡片还特别提醒,在进行竞技骑行训练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路线,切不可在城市道路中追逐,同时要注意运动损伤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