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日照港皮带机技术创新大揭秘
山东港口日照港皮带机技术创新大揭秘
山东港口日照港作为全国首个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通过技术创新,成功实现了皮带机的无人化和智能化升级。他们开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皮带机综合保护系统,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此外,重庆钢铁物流运输部也通过自制清扫器和智能喷淋装置,显著改善了皮带机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性能。这些创新举措不仅展示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也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日照港皮带机技术创新
日照港石臼港区南区的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一阶段已正式启用,通过200多条作业流程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贯通,系统作业效率提升超30%,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3倍。日照港技术创新中心一级技师田振东介绍,该系统解决了传统干散货装卸工艺和自动化效率低、能耗高、污染重等行业难题。
自动化门机抓货、智能大料斗装车、无人自卸车转运、堆高机堆料……在青岛港前湾港区小港池码头生产现场,多种自动化设备相互配合,顺利完成货物从卸船、装车、转运、堆料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前港公司“伟丽创新团队”积极研究干散货码头全流程无人的水平运输关键技术,先后研发自动化门机、无人自卸车驾驶技术、履带式斗轮装车机、智能大料斗、引进堆高机,率先在行业内实现干散货码头水平运输作业全流程无人化新模式。
在烟台港西港区40万吨级矿石码头作业现场,巨型橙红色卸船机挥舞着“机械臂”,配合飞转的皮带和自动运转的堆取料机、装车机,将大型矿船里的散货精准抓取出舱,卸货、装车,整套流程如行云流水。曾经需要人工操作的种种环节,如今仅需几名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操作设备就可完成。烟台港资深专家于新国介绍,“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的干散货码头技术,实现综合接卸效率提高21.9%,散货装船综合效率提高22.6%。
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
日照港深入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加快传统码头向自动化码头改造升级,建成顺岸开放式全自动集装箱码头,单机平均效率提升50%,综合成本降低70%;自主研发干散货智能化管控系统B-TOS,开启了全自动化智慧绿色大宗干散货码头作业新模式。在科技赋能驱动下,日照港吞吐量得以持续攀升。
码头作业智能化,源于科技实力的强支撑。近年来,聚焦港口行业场景,山东港口科技集团创新团队紧盯行业前沿,不断强化核心支撑能力,成功研发了集装箱ICTMS、散杂货IGTOS、油品码头TOS、集团级生产管控一体化等码头核心系统,研发了数字港口孪生基础平台等港口基础技术平台,开创全货种码头及配套设施全面物联场景的先河,累计建设30余个核心业务系统、150余个应用,自主研发率达到90%,设备综合运行效率平均提升40%,实现核心系统自主可控,作业效率显著提升,并成功向济宁龙拱港、安徽马鞍山港等输出智慧港口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
山东港口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置于发展定位之首,强化数智赋能,探寻低碳路径,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通过系统性、整体性改革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的、智慧绿色的、更可持续的发展路径。5年多来,山东港口全面发力向“新”而行,在行业内率先发布《智慧绿色港顶层设计方案》《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牵头制定国内首批《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自主编制业内领先《山东港口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规划》,构筑起智慧绿色港口建设的“顶层设计”。截至目前,山东港口已率先建成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自动化码头、全国首个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实现集装箱、矿石、原油、商品车、件杂货等港口主要货种智慧作业模式全覆盖,建成全国首个“零碳港区”,打造全国首个智慧绿色“双五星”港口,多个权属单位荣获“亚太绿色港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