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诸葛亮北伐选马谡守街亭,这场争议决策背后的军事考量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33:3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诸葛亮北伐选马谡守街亭,这场争议决策背后的军事考量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选择让马谡守街亭?这一决策背后有何深意?本文将带你深入分析这场经典战役,揭示历史真相。

诸葛亮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行军路线如下图:

不难看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军队的行进路线是非常长的,这对兵家来讲是非常忌讳的,因为远距离行军,无论是粮草补给或者是援军都是很难跟上的,而且按照当时蜀国的实力,诸葛亮北伐能够提前准备的粮草至多不超过九个月,而此次他的行军路线是超过 300 里的山路,途中对粮草的消耗无疑是巨大的,所以最后能够支撑诸葛亮作战的粮草其实是很少的,这也就意味着需要速战速决。

诸葛亮为何要舍近求远,进攻天水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其他北伐路线不够好,且魏军在天水的军事防御部署是比较薄弱的。

诸葛亮北伐,有很多条更近的路线,比如陈仓、斜谷、子午谷。这些地方距离蜀中更近,对诸葛亮而言粮草补给和援军也会更及时,但同时也会面临另一个问题,就是从这些地方作为突破口,会被魏军在山区迎头堵截,山区地势不开阔,军队无法展开,只能打消耗战,消耗战其实就是粮草战,对蜀军而言,粮草需要从蜀中运送,对于魏军而言,粮草只需要沿途补给,所以打消耗战最后只可能是诸葛亮粮草不够主动退军。

为什么说魏军在天水的军事部署比较薄弱呢?因为魏军认为诸葛亮北伐攻打天水的可能性非常小。对诸葛亮而言,从汉中出军,绕山路行军至天水,相当于主动断绝后勤补给,是一种不划算且很冒险的举动,所以魏军对于陇西一带的部署要比陈仓等地方弱很多。

第二,攻占天水对诸葛亮后续北伐有很大的好处。

前面已经解释过,诸葛亮想要北伐,面临的困难还是很多的,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粮草,而粮草对于军队来讲又是至关重要的,既然想要北伐,粮草的问题就得解决,而攻占天水,就是解决粮草问题的关键。

诸葛亮之所以舍近求远进军天水,其实是因为在这之前,他已经成功策反了当地的世家大族,也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诸葛亮才能非常迅速且顺利地进入天水,接下来只要在魏军援军到来之前,成功清理掉陇西三郡内部魏军的势力,那蜀军便能在当地筹措粮草,对蜀军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诸葛亮为什么派马谡去守街亭?

因为缺人。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手下的可用之才是非常少的,其中赵云、邓芝被派去当疑军,用来迷惑魏军,魏延和高翔得留下来清扫陇西,最后剩下的就是马谡。肯定会有人问,为何不让王平领军?原因也很简单,马谡与诸葛亮关系亲近,王平大概率是管不住马谡的。

其实马谡虽然是个参谋,但是他常年跟随在诸葛亮身边,作战经验其实还是比较丰富的,而且他曾经也担任过县令,也是能独当一面的,只不过与王平相比,他是胆小且怂的。

马谡为什么要上山?

很多人认为,马谡失守街亭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应该上山,但是笔者却不这样认为。

马谡为何选择上山,山上缺水他会不知道吗?上山其实也是马谡深思熟虑之后,认为最合适的防守办法。

倘若马谡不上山,那张郃的军队就可以上山绕行,这样一来,马谡的军队反而容易被包围,如果等不到援军,最后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有人会说,马谡为什么不守着城呢?东汉开国时期,来歙独自率领 2000 人奇袭略阳,也就是后来的街亭,扛住了几万人的进攻,而诸葛亮给了马谡 2.5 万人,只要效仿东汉,抵挡张郃几个月都不是问题呀!

但是问题就是,东汉开国距三国时期,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这两百多年,街亭的城池是否还在,是否还能用于防守,史书中并无记载,后人仅因《三国志》中提到马谡“下不据城”这句话,就判断街亭还有城池,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句评论并不是诸葛亮或者张郃说的,而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说的,陈寿的年代距离马谡守街亭多少年呢?而且假如街亭真的有城池,那么第一个想到守街亭的人一定是郭淮,他比诸葛亮更早抵达天水,而街亭距离天水不过几十公里,他只要派少部分人守住街亭,诸葛亮的计划就会全盘落空,但事实就是,郭淮并没有派人守街亭,而且在此之前诸葛亮也没有担心街亭会有人守,由此笔者判断,当时的街亭大概率是没有城池的,或者说是没有可用的城池。

还会有人说,街亭就是个小过道,为什么不直接截断呢?

街亭确实是个过道,但是并不小,宽度也是有好几公里的,算得上是比较宽阔的大道了,截断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是非常浪费时间的,而此时的马谡,留给他的时间也是很紧迫的。

马谡上山的原因很简单,山上易守难攻。张郃带的大多都是骑兵,马谡在山上,张郃只能仰攻,难度很大,短时间是攻不下来的。至于山上缺水的问题,马谡肯定是考虑到了,但是当时并没有更好地办法,山上虽然缺水,但是可以提前运水上山储存起来,这样拖住张郃几天是没有问题的,只要诸葛亮拿下陇西三郡,就会带援军过来,这样一来马谡手下的 2.5 万人基本就不会有任何伤亡。

马谡没有想到的是,张郃的行军速度会如此之快。据史料记载,诸葛亮是正月从蜀国出兵,曹睿 2 月 17 日到达长安之后就没有继续出兵了,也就是说此时他已经接到了张郃拿下街亭的消息,除去传递信息耗费的时间,张郃应该是二月上旬到达街亭与马谡交战,而马谡是因为缺水导致街亭失守,大概率是马谡到达街亭之后不久张郃的军队就到了。

街亭失守之后,军队四散奔逃,后来是王平收拢了军队,至于马谡,他大概率是一口气逃回了汉中,没有去找诸葛亮。

《三国演义》里面说马谡失守街亭之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其实是不准确的,首先胜败乃兵家常事,而且马谡原本就只是参谋,这次作为主将防守街亭也是临危受命,且街亭失守的关键并不是马谡决策失误,诸葛亮段然不会因为一次战败就杀了马谡。

此次作战,马谡最大的问题就是弃军逃跑,《三国志·董刘马陈董吕传》中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也就是说马谡是死在监狱里面,且大概率不是斩杀,因为如果是斩杀,书中肯定会记载为“斩杀,而非“物故”。

马谡守街亭失败案例总结

马谡失守街亭的关键不在于蜀军是否上山,而在于张郃什么时候到街亭,倘若换成其他人来守街亭,结果可能都差不多,因为只要是“守”为主,就都会面临缺水的问题,倘若以“攻”为主,或许可以死守几天,但是同样会面临缺水的问题,如果援军不能及时赶到,街亭最终还是会失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