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亲子绘本有效阅读策略
浅谈亲子绘本有效阅读策略
阅读是人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早期的绘本阅读尤为重要。婴幼儿的绘本阅读主要以亲子共读的方式进行,家长需要对孩子有所了解,对绘本会挑选、会讲述、会解读。本文从绘本的选择、绘本的分享、绘本的拓展等方面阐述,帮助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更有效地进行亲子阅读。
海乐优亲子早教项目自启动以来,通过妇儿活动中心的专业团队,自主研发课程体系,开展各类婴幼儿教育活动,累计服务近4000户家庭,受益人群达10万人次,为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提供了基层实践经验。
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阅读对人的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多么重要。而今随着绘本的流行,家长知识面的丰富,越来越多的年轻家长认识到绘本阅读对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开始给自己的孩子准备各类的绘本进行阅读。那什么是绘本呢?“以图为主(或者甚至无字),图文共同讲故事”的图画书,叫做绘本。绘本的图不仅是图文解字的插图,图也在以不同于文字的方式讲故事,适合于那些还不识字,但读图能力却在迅速发展中的幼儿阅读。
早教课堂中的绘本阅读,教师会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或者结合课程内容选择绘本进行阅读。亲子绘本阅读中,家长往往会遇到各种状况:“孩子不喜欢听故事怎么办?不会给孩子生动有趣的读绘本怎么办?感觉家里的绘本孩子都不喜欢怎么办?”等。围绕家长的困惑和孩子表现的状况,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样在家庭环境中更好地进行绘本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首先家长需要对孩子有所了解,特别是自己的孩子。其次对绘本要会挑选、会讲述、会解读,最后亲子共读是最好的方式。综上所述。我简单总结了以下几点策略,帮助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更有效地进行亲子阅读。
按需选择绘本,发挥不同绘本的作用
现在的绘本类型丰富,涵盖幼儿发展的各大领域内容,但是越小的幼儿年龄段特点及个体发展差异越明显,在绘本选择时需要成人对绘本进行一定的取舍。
符合幼儿年龄的绘本
孩子从出生开始,各方面的能力在外界的刺激下不断地快速发展,对绘本的选择要根据当下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进行。7—12个月的孩子视觉、听觉、触觉都是快速发展阶段,而且这些感知觉都是跨通道的,可以选择布书、触觉书、画面单一、语言简单、象声词、叠词居多的绘本。比如《蹦》、《躲猫猫》、《婴儿游戏绘本》、《声音绘本》等。13—18个月的孩子进入语言的发展期,开始喜欢模仿,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可以选择语言有韵律、故事画面简单、易于模仿语言和动作的绘本。比如《月亮晚上好》、《噼啪乒乓嘭》、《背背抱抱》、《小鞋子走一走》、《从头动到脚》等。19—24个月的孩子语言进入爆发期,语言表达的完成性逐渐增强,模仿能力有了质的飞跃,思维和语言能够较好的匹配起来,画面和文字能简单地结合理解。可以选择有重复语言文字、故事前后有连贯性、图案色彩舒服、有质感的绘本。比如《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么》、《初次见面绘本系列》、《小熊宝宝绘本系列》、《噗噗噗》、《亲爱的动物园》、《我的身体》等。25—30个月的孩子语言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日渐增强,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情感开始丰富,想象力有了较快的发展。可以选择多语句、画面清晰有情感连贯并且富有一定想象空间的绘本。比如《安东医生》、《小蓝和小黄》、《跑跑镇》、《好饿的小蛇》、《鼠小弟系列》等。家长对幼儿发展阶段有了一定的了解,选择的绘本更贴近幼儿,能和孩子产生共情。
遵循个体发展的绘本
前面所说根据年龄选择绘本,这只是一个最近发展区的标准。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就是同一天出生的孩子,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语言发展快,有的动作发展快,有的情感丰富。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再进行选择。比如一些阅读经验丰富的孩子也许3岁就能理解适合5岁孩子的绘本,反之缺乏经验的5岁孩子,听最简单的故事都没有耐心听完。家长要知道阅读首要的目的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只要让孩子知道阅读的快乐就好。这样再去选择绘本的时候,就不会按照标准来,而是遵循个体的发展水平,选适合自己孩子的绘本。随着阅读经验日渐积累后,家长的选择绘本能力会很快提高,孩子也会沉浸在感兴趣的绘本中。
快乐分享绘本,享受亲子阅读的氛围
幼儿的阅读主要跟成人一起进行,通过成人的语言、动作、表情描述,结合幼儿自身的感官接收,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在脑海里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属于自己的故事世界,并会用幼儿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培养阅读习惯,满足幼儿需求
幼儿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耐心的引导,温馨的陪伴。阅读习惯的养成,建议每个家庭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一个较固定的阅读时间及地点。譬如说,孩子睡前或者午睡醒来加餐后的时间段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家长陪着孩子,可以让孩子挑选1—2本绘本,跟孩子进行故事分享,慢慢养成习惯了,就很容易坚持下去。有时孩子对喜欢的绘本会百看不厌,要求一听再听,一看再看,这就是幼儿阅读不同于成人阅读的特点。尽管看过无数遍还想看,说明他对这本绘本还有需求,建议家长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每次阅读孩子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读过多次的书,家长也可以偶尔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来讲给爸爸妈妈听。你会从孩子的讲述中了解他对这本绘本的理解程度。
选择正确方式,亲子共情阅读
在选择对的绘本的同时,亲子共读是最好的方式。孩子在阅读时,眼睛看图,耳朵听文字。讲读的成人却享受不到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成人读文字时,来不及看图。如何才能用孩子的方式阅读绘本呢?可以让别的成人读,你跟孩子一起边看边听。在别人读给你听的时候,你就体会到孩子有多么享受,这时还会发现自己讲读时的问题,可以逐渐改善。那么在亲子阅读时家长要观察孩子,注意停顿,成人在读完一个对页文字时,孩子往往还没有读完图,所以要等孩子读完图再翻页。不同的绘本要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有时还可以配上一些表情动作。这样的亲子共读过程,也是孩子在快乐中不断发现和成长的过程。
适当拓展绘本,发现衍变乐趣
每一本绘本作者在创作时往往都埋有伏笔,家长要学会发现,并能引导孩子观察和思考,从而在绘本延伸中找到不一样的乐趣。
亲子自编故事,培养创造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有限,需要成人的耐心引导。当发现孩子反复阅读同一本绘本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绘本的关键人物或者事件做一个简单的思路图,一边根据绘本内容演讲,一边加入自己和孩子的想法或优美的语言,这样对发展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或者根据前后画面和简单语言的联系,家长和幼儿相互提问接下来会是什么,家长适当弱势一点,这样孩子的想象兴趣点会激发出来。也可以从绘本的封面、作者以及环衬去发现一些有趣的信息,利用这些也可以和孩子互动。从中孩子得到启发,逐步培养出丰富的想象力。
亲子展现故事,提升情感共鸣
3岁之前的孩子最是喜欢模仿的时候,家长可以根据绘本,最初时从最简单的模仿对话或者动作指令开始,和孩子一起进行绘本情境表演。不同的绘本,出现的展现方式是不一样的,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兴趣点和擅长点来进行,比如《云朵面包》就可以把绘本里的下雨天场景和生活相结合,带着孩子一起在下雨天穿上雨鞋打着伞,在雨里走一走,这样让绘本阅读充满了更多的生活乐趣。比如《小蓝和小黄》、《蚂蚁和西瓜》可以把绘本中的形象或物品用颜料、彩纸、积木、黏土、食物、废旧物品等,和孩子一起制作出来。再比如《彩虹色的花》、《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可以把这一类故事性强的绘本用情景剧表演出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道具及装饰,进行角色扮演。这样的方式进行阅读,亲子之间的情感共鸣会进一步升华。
3岁之前的幼儿绘本阅读,除了早教课堂外还有绘本馆组织的故事会和爱心故事妈妈公益故事会等,可以说呈现出多种途径,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主要还是家庭中的亲子阅读为主,家长掌握了一定的亲子阅读能力,就能把绘本的“营养”输入给孩子,帮助他们认识世界习得生活规则,尝试理解和表达情感,为学习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康长远.幼儿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徐鲁.如何选择最优秀的绘本【J】.出版社参考:业内资讯版.2008(11)
【3】松居直.幸福的种子【M】.明天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