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酸致肾病又致癌,这起中药安全事件推动药监改革
马兜铃酸致肾病又致癌,这起中药安全事件推动药监改革
所有曾经服用过,或者正在服用龙胆泻肝丸的人,都应该感谢一位记者。那就是朱玉。
2003年的一天,新华网记者朱玉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信中多人讲述了自己因为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而患上尿毒症的经历。朱玉经过调查走访,发现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的人中,有一些出现了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最终被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她意识到关木通含有肾毒性的马兜铃酸,即使患者正常服用也可能有害。因此,朱玉撰写了《龙胆泻肝丸——清火良药还是“致病”根源》一文,将矛头直指龙胆泻肝丸的配方中的关木通成分。
朱玉的调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不仅挑战了龙胆泻肝丸这个“清火良药”的地位,更对整个中医药行业提出了严峻的质疑。在争议的同时,她也获得了多位医学专家的力挺。原来,原本的龙胆泻肝丸并不含有关木通,而是使用“木通”或“白木通”。然而,由于白木通产量不足,药厂为了降低成本,转而使用关木通。而关木通含有肾毒性的马兜铃酸,即使患者正常服用也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2003年4月,国家药监局果断出手,发布了《关于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通知》,正式禁止使用关木通。这一决策不仅改写了龙胆泻肝丸的历史,更对整个中医药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那些曾经服用龙胆泻肝丸后患上尿毒症的人,却再也找不回健康了。经历过这次风波后的,朱玉在后来,还参加了汶川地震报道,参与新华社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专题MV拍摄......在中国的新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如今朱玉已经六十岁,在社交网络上也没有那么活跃,估计已经退休在享受自己的生活。龙胆泻肝丸事件已经过去了20年,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什么是马兜铃酸。
伤肾还致癌,三种中药被除名
在自然环境中,马兜铃酸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的马兜铃属和细辛属等植物中。历史上,这些植物因为其药效而被广泛用作中草药。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通过实验证据明确了马兜铃酸与肝癌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在小鼠实验中发现,注射马兜铃酸的小鼠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为肝癌。
目前,我国已采取措施来防范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所带来的风险。从2003年以来,我国早已对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以及中成药采取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禁止使用马兜铃酸含量较高的关木通、广防己和青木香等药材。这是为了从源头上控制潜在的健康风险,确保公众安全。
对马兜铃科植物细辛的使用部位进行调整,现在仅允许使用细辛的根部和茎部入药,这些部位几乎不含马兜铃酸。
对含马兜铃属药材的口服中成药实施严格的处方药管理,制定《含毒性药材及其他安全性问题中药品种的处理原则》。为业界和监管部门提供指导,规范处理涉及毒性药材和其他安全性问题的中药品种。
如何规范服用中药?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并寻求其中药治疗。然而,如何合理使用中药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独特的药效呢?其实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如何规范服用中药,以下3个方法一定要谨记。
1.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一定要在专业的中医师处就诊,别相信大街上没有资质的江湖游医。
2. 合适的用法用量
一般中药及其制剂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药品说明书等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
3. 联合用药要谨慎
当自行服用多种药物时,应特别注意药物的成分、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避免药物过量、不良反应和药效降低。
马兜铃酸已被证实具有肾毒性,并存在于一部分中药之中,但通过药典的修改,已将含有大量马兜铃酸的药物删掉,部分药物已有替代品可使用。如若日常想服用中药,应该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再服用。规范服用中药需要注意辨证论治、合适的用法用量、谨慎联合用药和注意煎煮方法等方面。
本文原文来自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