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怎么办?中医教你改善4习惯来预防 3药方是治骨松良方
骨质疏松怎么办?中医教你改善4习惯来预防 3药方是治骨松良方
骨质疏松症患者常有骨头酸痛与骨质流失等问题缠身,这与传统中医学的「骨痹」或「骨枯」的病名类似。中医指出,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与「肾」的脏象相关,平时可用3药方来治疗,改善4日常习惯来预防骨松危机。
从中医角度看「骨质疏松」
中医师刘宗昇指出,中医学认为生理性老化,是逐渐肾气虚弱的过程。传统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骨头的发育、生长、骨质强弱、骨髓虚实均与肾的藏象功能相关,若高龄者肾气虚弱,骨骼强度与骨质密度会变差,患者腰膝酸软乏力且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导致骨折。
这3种中药方 有助改善骨质疏松症
刘宗昇表示,根据2012年发表骨质疏松台湾健保资料库百万随机抽样的研究论文显示,台湾骨质疏松患者约有70% 曾使用中医药治疗,以下3种药方是中医师常用的:
1.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是由15 味中药组成,出自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药方包括独活、桑寄生、人参、茯苓、甘草、当归、芍药、川芎、熟地黄、桂心、杜仲、牛膝、细辛、防风和秦艽。临床适应症是腰膝作痛,冷痹无力,屈伸不便。
2.左归丸
左归丸是由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萸和枸杞子蜜丸组成,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常用于女性停经后骨质疏松,骨髓内亏,津液枯涸而骨蒸虚劳,腰膝酸软之症。
3.龟鹿二仙胶
龟鹿二仙胶类似左归丸,是以龟板和鹿角为主要原料,搭配枸杞和人参共四味中药的处方,具有强健筋骨,补气生髓的效果,可以补充骨骼钙质流失,防止骨质疏松症。
改善4日常生活习惯防骨松
刘宗昇提醒,想预防骨质疏松问题,平时还可改善4个日常习惯来预防:
1.改善生活习惯
改善日常生活行为,戒烟和戒酒,去除危险因子,如预防跌倒,浴室装止滑垫、穿防滑鞋、使用助行器等。
2.多摄取足量钙和维生素D3
多摄取足量钙和维生素D3,如多食用小鱼乾、牛奶、大豆等食物,及多至户外晒太阳,可以有效预防钙质流失。
3.适度进行负重训练
适度进行负重训练、肌力增强运动以及平衡训练可刺激骨密度增加,肌力训练增加肌耐力及肌肉的弹性,来维持身体平衡。
4.多做形体运动
练习太极拳运动,通过导引和吐纳呼吸、仰俯,手足屈伸的形体运动,使人体各部气血流通无阻,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也可以增强肌肉骨骼力量,减少低骨质密度跌倒的风险。
本文原文来自TV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