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出汗与畏寒自汗:桂枝汤的两个经典医案
半身出汗与畏寒自汗:桂枝汤的两个经典医案
刘渡舟老先生在诊断一位患者时,注意到患者"舌苔薄白",且有左半身出汗、右半身没汗的特殊表现。他判断这是"左右阴阳气血不相协和"的症状。因为患者出汗,所以应该"调和阴阳,令气血和则愈"。刘老先生认为桂枝汤不仅能够调和营卫,还能调和人体的阴阳,当阴阳不协调时,就能用桂枝汤。
桂枝汤的组成包括:桂枝、生姜(升阳),白芍(敛阴),大枣(养血),炙甘草(调和脾胃)。刘渡舟老先生给这位患者开的方子是"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患者服药后,喝完热粥出了点汗,病情就得到了好转。
桂枝汤也是调理阴阳的一个方子,当您的阴阳不协调时,就可以用桂枝汤。
一个典型的内伤病医案
再讲一个医案,是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的女婿,祝谌予的医案。祝老很厉害,是中医的前辈,他后来在北京的协和医院建立了中国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专科。
他治疗的患者骆某,男,50岁,1971年8月来看病。这时候已经是盛暑了,他仍然穿着棉衣、棉裤,觉得很痛苦。我们有时候在街上都能碰到这种患者,大夏天的,他穿着棉衣、棉裤,他说他特别怕风寒,风一吹就不行,没事就出汗,但是越出汗越怕风。如果把棉衣脱去,感觉风都要吹到骨头里边了,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有这种感觉。有人跟我形容过,说风一吹都透骨了,出的汗都是冷汗。祝老就根据他自汗,诊出患者是营卫失调。这位患者平时吃饭少,胃口有点问题,这是脾胃虚弱的表现。他经常感觉很疲倦,没有劲,脸色是苍白的,舌头上面有齿痕,舌质淡白,上面唾液很多,是寒湿的状态,不是阳气很旺的表现。
大家学中医学多了以后就会发现,中医掌握的是人体的一种状态,他们特别聪明,用天地之间的这些草药,来调整身体的状态。祝老就给患者开了5服桂枝汤,结果患者5天以后来复诊,说已经不怕风了,能骑自行车了,而且脱去了棉衣改穿夹衣,汗也少了。又喝了3服药,就痊愈了。
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内伤病的医案,但是他的病有可能是外感引起的。卫表不固,体表的防御系统都要崩溃了,所以风一吹,就觉得在往里骨头里透。祝老一共用了8服药就解决问题了。
本文原文来自沈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