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存冰技术助力打造世界级冰雪胜地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存冰技术助力打造世界级冰雪胜地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一座享誉世界的冰雪艺术殿堂,每年冬季都会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观赏。然而,这座梦幻城堡的建造并非易事,它需要克服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在夏季保存大量的冰块,以确保冬季能够及时开工。近年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通过科技创新和精细管理,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不仅保证了景区的顺利运营,还为全球冰雪产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创新技术:让冰块安然度过炎夏
走进哈尔滨松花江北岸的存冰场,你会看到几个4米多高的长方体冰堆,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等待着冬天的到来。这些冰堆被厚厚的“棉被”覆盖着,这是存冰场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它们准备的保护层。这些“棉被”可不是普通的棉被,而是由多层保温材料制成的特殊覆盖物,包括稻草、保温棉、岩棉等,能够有效隔绝外界热量。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副部长孙泽旻介绍,存冰场采用先进的储冰技术,能够为冰体提供适宜的储存条件。即使在气温超过30摄氏度的盛夏,冰体也不会融化。为了保证存冰品质,存储期间还需注意诸多细节,比如冰块堆叠方式、底部防潮遮盖物维护、定期检查等。
环保节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存冰技术不仅解决了冬季冰块供应的问题,还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益。通过科学的存冰方法,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有效减少了冰资源的浪费。每年2月末至3月初,当气温升高时,未使用的冰块会被收集并储存起来,待下一个冬季再次使用。这种循环利用的方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此外,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还注重冰水的循环利用。融化的冰水会被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再次用于冰雕制作或其他用途,进一步减少了资源浪费。这种环保理念的贯彻,使得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在发展的同时,也承担起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经济效益:带动地方发展
存冰技术的应用,不仅带来了环保效益,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游客人数每年都在增长,仅上一季的入园人次就达到了惊人的271万,是前一届的三倍多。元旦期间,哈尔滨的旅游收入就达到了60亿元,对于提振地方经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存冰技术的应用,使得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能够提前进行基础建设,缩短了建设工期。例如,2024年初存储的20万立方米天然冰体,就为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这种提前准备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建设成本。
社会价值:促进就业与文化传承
存冰技术的应用,还带来了广泛的社会价值。每年冬季,哈尔滨冰雪大世界都会为当地居民提供大量的季节性就业机会。从采冰工人到冰雕艺术家,从景区工作人员到周边商户,无数人都从中受益。这种就业机会的创造,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也成为了传播冰雪文化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哈尔滨通过这座冰雪城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特的冰雪艺术魅力。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份独特的冰雪之美。这种文化的传播,不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也为全球冰雪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未来展望:打造世界级冰雪胜地
随着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的临近,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以“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为主题,整体面积将扩大到100万平方米,总用冰用雪量30万立方米,打造历届规模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这不仅是对存冰技术的一次考验,更是对哈尔滨冰雪产业未来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成功,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更让冰雪文化成为一张国际名片。它向世人证明,科技创新与传统文化可以完美结合,创造出既符合时代需求又不失传统魅力的旅游产品。未来,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游客带来更多惊喜,也为全球冰雪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