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兰香教你岁末感怀诗词创作:从借景抒情到人生感悟
庄兰香教你岁末感怀诗词创作:从借景抒情到人生感悟
“平明醒起开朱户,接晓风来住。平堤垂柳绿初开,更落梅无数。年光虽好,鬓霜几缕,叹浮生辜负。经年过客渐生疏,读清风如故。”
这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庄兰香的《贺圣朝·岁末感怀》,一首充满借景抒情手法的佳作。庄兰香,网名陌上花开兰,笔名兰芷若,字久之,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州市诗词学会会长等。她的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岁末时节的自然景色,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的怀念。
解读《贺圣朝·岁末感怀》
词的上阕以景开篇:“平明醒起开朱户,接晓风来住。”清晨醒来,推开红色的门,迎接早晨的清风,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平堤垂柳绿初开,更落梅无数”一句,通过描写平堤上的垂柳刚刚开始泛绿,梅花也纷纷飘落的场景,展现了岁末时节的自然之美。这些景物描写不仅仅是简单的写景,更是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伏笔。
下阕转入抒情:“年光虽好,鬓霜几缕,叹浮生辜负。”这句词通过对比手法,将美好的时光与个人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最后,“经年过客渐生疏,读清风如故”一句,通过“过客”和“清风”的对比,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岁末感怀诗词的创作技巧
在创作岁末感怀诗词时,借景抒情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情感。例如,许浑的“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通过溪云、日落、山雨、风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暗含了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再如李清照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通过花的飘零和水的流淌,象征着离别和相思之情。这些诗句都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在创作时,可以借鉴这些经典诗句的表达方式,选择与岁末时节相关的景物,如冬日的阳光、落叶、霜雪等,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特定的氛围。同时,要注意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呼应,使景与情相互映衬,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从景到情的升华
在岁末感怀诗词中,单纯的景物描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将景物与人生感悟相结合,实现从景到情的升华。庄兰香的“年光虽好,鬓霜几缕”一句,就是这种升华的典范。它将美好的时光与个人的衰老形成对比,引发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创作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表达:
- 时间的流逝与个人成长:岁末是回顾一年、反思人生的好时机,可以思考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的成长和变化。
- 人生的无常与珍惜: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联想到人生的无常,表达对生活的珍惜和感恩。
- 未来的展望与期待:岁末也是展望未来的时候,可以表达对新一年的期待和愿望。
实践创作指导
- 观察与感受:仔细观察岁末时节的自然景物,如冬日的阳光、落叶、霜雪等,感受它们带来的独特氛围。
- 情感共鸣:思考这些景物与自己内心情感的联系,找到共鸣点。
- 构思与布局:规划诗词的结构,可以先从景物描写入手,逐渐过渡到情感抒发。
- 语言锤炼:注意语言的精炼和优美,避免空泛的抒情,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 反复修改:创作完成后,反复朗读和修改,使诗词更加完美。
岁末感怀诗词的创作,不仅是一种文学创作,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人生的思考。通过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这个世界。让我们拿起笔,记录下这个岁末的独特感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词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