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面解析桂枝:性味功效、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1: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面解析桂枝:性味功效、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

桂枝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材,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的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桂枝的性味、归经、功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经典配伍等信息,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味常用中药材。

桂枝最早出自《唐本草》,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气清香,味甜微辛。以幼嫩、棕红色、气香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 性味:辛甘,温。
  • 归经:归膀胱、心、肺经。

使用注意

温热病及阴虚阳盛之证、血证、孕妇忌服。

功效主治

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症瘕。

炮制方法

  • 桂枝:用水稍浸泡,捞起,闷润至透,切片,晾干,筛去屑。
  • 桂枝木:取去皮桂枝,稍浸泡,润透,切片,晾干。
  • 桂枝尖:取桂枝的细枝梢,稍浸,闷润至透,切片,晾干。
  • 炒桂枝:取桂枝片入锅内,以文火炒至深黄色略有焦斑为度。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2钱;或入丸、散。

化学成分

桂枝含挥发油0.69%,油中主要成分为桂皮醛64.75%,还有苯甲酸苄酯,乙酸肉桂酯,β-荜澄茄烯,菖莆烯,香豆精等。

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桂枝醇提物在体外能抑制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白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也有抑制作用。
  2. 抗病毒作用:桂枝煎剂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3. 利尿作用:桂枝是五苓散中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类似汞撒利。

经典配伍

  1. 治太阳中风:桂枝(去皮),芍药,甘草(炙),生姜(切),大枣(擘)。上五味,细切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巳须臾,吸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伤寒论》桂枝汤)

  2. 治诸肢节疼痛: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

  1. 治伤寒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去皮),甘草(炙),大枣(擘)。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古籍记载

  1. 《用药心法》:"桂枝气味俱轻,故能上行发散于表。"
  2. 《纲目》:"麻黄遍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进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
  3. 《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
  4. 《本草衍义补遗》:"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非桂枝能收汗而治之。"

参考文献

  • 《中国药典》
  • 《中药大辞典》
  • 《中华本草》
  • 《中药学》

中医讲究辩证治疗,一人一方,切勿自行服药,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