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过敏性鼻炎又来了,看看中医如何运用绝活“拿捏”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23: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过敏性鼻炎又来了,看看中医如何运用绝活“拿捏”

春暖花开的季节,本该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但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却可能是一场“灾难”。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这些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更严重的健康隐患。中医如何治疗过敏性鼻炎?有哪些独特的治疗方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不冷不热的气温很适合外出踏春游玩。然而,春风吹绿了大地,也吹来了花香,吹得漫天柳絮和花粉在风中旋转跳跃,导致很多人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鼻炎症状。

鼻炎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这几乎是所有类型鼻炎都会有的症状。较为常见的鼻炎,如过敏性鼻炎,除了有鼻塞、清水(蛋清样)鼻涕的症状外,还会有阵发性的鼻痒、喷嚏连连,部分患者也会出现眼痒、咽痒、耳痒的症状。此外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突然出现嗅觉的下降也很可能是鼻炎的症状。

如何区分感冒和鼻炎?

在常见疾病中,感冒与鼻炎的症状比较相似,会出现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很容易令人混淆。在此,为大家提出区分感冒和鼻炎的两个关键点:

  1. 看是否有自限性:感冒具有自限性,通常7天左右可以自愈,如果7天之后症状没有好转,甚至加重,清涕转为脓涕,这就不是感冒而是鼻炎。
  2. 看是否伴随有全身症状:感冒通常还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全身酸痛或咽喉痛,而鼻炎不会有全身的症状表现。

鼻炎长期不治疗的危害

鼻炎长期不治疗,其危害也不容小觑,甚至还可能令人变丑。长期鼻塞,会令患者张口呼吸,容易导致口干,空气由口吸入到肺,未经鼻腔的加温加湿和过滤作用,可引起咳嗽及支气管炎;儿童长期张口呼吸,可出现上颌骨的前突,影响面部发育,颜值也会大打折扣;睡觉时因鼻塞不通而张口呼吸,会出现鼻鼾,睡觉打呼噜,极易诱发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此外,长期鼻炎,鼻甲肿大,不仅影响鼻窦的引流导致鼻窦炎,还会压迫咽鼓管开口,导致分泌性中耳炎,这些都是鼻炎可能会带来的危害。

中医如何看待鼻炎?

中医是怎么看待鼻炎的呢?通常对孩子来说,是脾、肺、肾三虚,导致正气不足,驱邪无力。孩子的体质特点是稚阴稚阳,是虚寒之体,阳气非常稚嫩。鼻炎的孩子大多以脾肺气虚为主,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脾土不生肺金,肺气也虚,就会出现鼻痒、打喷嚏。另一方面,脾气虚弱,不能正常运化津液,水湿就会上犯鼻窍,因此清涕长流,鼻粘膜水肿等。

鼻炎在春季症状明显加重,让人烦恼不已。之所以鼻炎复发,是因为当体内阳气升发的时候,身体会自然借助这种升发的力量进行排邪。这样就会把原本伏藏在肺部的邪气推到体表,从而出现明显的症状。因此此时是治疗鼻炎最好的时机,中医有个治病最基本的思路,就是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春夏季节气温高,天地之间阳气足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借助体内升发的阳气,把深伏在肺部的邪气排出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中医治疗方案

鼻炎具体怎么治呢?是要辨证论治,辨清寒热,才能对证用药。

  • 寒证:如果是流清鼻涕,遇冷加重,就是肺部有寒邪,建议用四逆汤和玉屏风散加减(制附子、干姜、炙甘草、黄芪、白术、防风、苍耳子、白芷、辛夷、细辛、半夏、羌活等)。

  • 热证:如果是流黄脓鼻涕,遇热、遇燥会加重的,建议用四君子汤和五味石膏汤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沙参、五味子、石膏、杏仁、法半夏、玄参、桔梗等)。

久病的鼻炎,症状多为流鼻涕,以每日清晨为最多。换季,或者气温骤然发生变化的时候也会比较严重。鼻涕有的清,有的浊,经年累月不止。清的像水,浊的像黄色的米泔。这种情况,在中医里可以归为鼻渊证。常伴有头痛、鼻塞、嗅觉减退,鼻窦区疼痛,久则虚眩不已。之所以会出现鼻涕流淌不止,说到底还是阳气虚弱,不能统摄津液所致。因此治疗的时候应以温补肾气为主。

中医除内服汤药,还有很多外治疗法,如中药雾化熏鼻、中药滴鼻、穴位按摩、针灸、耳穴压豆、艾灸、穴位贴敷等。中医预防治疗鼻炎等呼吸道疾病有很大的优势。中医以健脾益气、益卫固表、温中散寒为治疗原则。采用中医内外治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