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烧烫伤风险增加 医师提醒两大危险因素
冬季烧烫伤风险增加 医师提醒两大危险因素
(安南医院整形外科医疗团队呼吁,随着冬季的到来,享用热食或热汤时应多加留意,避免烧烫伤。)
时序即将迈入冬天,冷飕飕的天气配上一份热乎乎的餐食,可以说是多数民众的小确幸。然而,日常接触热水、热食、热汤的机会增多,门诊烧烫伤的患者也会随之增加。安南医院整形外科主任王冠智分享了两个印象深刻的案例,并提供了预防及紧急处理建议,呼吁民众留心,避免烧烫伤的意外发生,在安全的环境下放心过暖冬。
王冠智主任指出,家中较常发生烧烫伤事件的地方是厨房及浴室,在外则以热食餐厅或高温相关工作环境较易发生烧烫伤;另外,车祸意外也容易因接触排气管而烫伤。除了前述地点,"湿滑的地板"、"不稳定的桌子"亦是常见的危险因子。
王冠智主任进一步以2起困难烧烫伤个案为例:一位男性长辈想将卤好的猪脚端到餐厅享用,却没注意脚下湿滑,结果将一锅热腾腾的猪脚淋上身,导致右上臂和前胸大面积的三度烧烫伤,需要多次手术处理,因而住院超过1个月;另一位被他称为"羊肉炉小哥"的患者,则是在和朋友聚餐吃羊肉炉时,压了一下餐厅的传统圆桌桌边,造成桌子翻覆而烫到自己的右手和右脚,同样需要住院进行手术,后续处理近2周才出院。
针对关系到后续治疗效果的烧烫伤现场处理,王冠智主任提到大众都听过的"冲、脱、泡、盖、送"急救5步骤。然而,根据儿童烫伤基金会的研究发现,只有2成民众有正确概念,具体步骤如下:
- 冲:连续冲水15-30分钟,如果是化学物品导致的烫伤,则需要冲水30-60分钟;
- 脱:在水中慢慢将衣服脱下,如衣服黏在皮肤上,可等送医后再处理,不需强制脱除;
- 泡:将伤处泡在冷水15分钟以降低温度;
- 盖:用干净的毛巾覆盖伤口;
- 送:尽快送医处理。
烫伤发生当下,多数人往往只想到快点送医,而未落实急救步骤,尤其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冲水",既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因为透过冲水让皮肤快速降温,可以阻断热度继续伤害皮肤组织。王冠智主任提醒,一旦烫伤,记得将伤处置于水龙头下冲水至少15分钟;一般冲水龙头冷水即可,但若天气太冷,可以微加热水至20度左右,避免身体失温。
至于烧烫伤严重程度如何分级?什么情况需要看医师?王冠智主任说明,烧烫伤可分为三个等级:
- 一度烧烫伤:伤处呈现发红情形,会有些微疼痛但无水泡,类似于晒伤;
- 二度烧烫伤:伤处开始有水泡发生,且明显疼痛;
- 三度烧烫伤:伤处水泡破裂,且皮肤变干,开始出现不同肤色如深黄、白、黑等颜色——此时因皮肤神经已遭破坏,反而不会有明显疼痛。
王冠智主任建议,当伤口已开始出现水泡(即二度烧烫伤以上),就应至医疗机构寻求医师的专业协助。他强调,预防胜于治疗,生活中应留意易造成烫伤的环境因子;如果不幸烧烫伤,也别过于惊慌,切记按急救步骤处理,并及早至医疗机构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