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疗新突破:载药微球栓塞结合免疫疗法,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肝癌治疗新突破:载药微球栓塞结合免疫疗法,患者肿瘤完全消失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治疗领域迎来了新的突破。载药微球栓塞结合免疫疗法已成为治疗肝癌的新趋势。本文通过一个61岁患者的案例,展示了这种新型治疗方法的效果,并详细介绍了其原理、优势及未来前景。
61岁的陈先生是C型肝炎带原者,过去曾因口腔癌长期就医。5年前,在一次回诊追踪时发现肝脏有2.5厘米的肿瘤,经诊断为早期肝癌,并接受了腹腔镜左肝切除手术。然而,2022年肝癌复发,磁振造影显示肝内散落多颗约1厘米的肿瘤。考虑到肿瘤分散且患者已接受过手术治疗,台中荣总肝癌团队决定采用两次载药微球栓塞治疗,并配合全身性免疫药物治疗。治疗后,陈先生的肿瘤完全消失,目前处于完全治愈状态。
载药微球栓塞搭配免疫治疗 提升治疗效率
根据台湾卫生福利部统计,肝癌是台湾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传统手术虽可治疗部分患者,但对于复发性肝癌及难以手术的患者预后不佳,5年死亡率超过80%。随着医疗进步,肝癌治疗方式日益多元化,载药微球栓塞技术与全身性免疫治疗的结合成为治疗新趋势。
台湾介入放射线学会理事长、台中荣总影像医学部介入性诊疗放射科主任张碧倚指出,载药微球栓塞技术是将吸附化疗药物的微球体经动脉送入肝脏肿瘤,进行精准治疗并降低传统栓塞后的副作用。配合免疫治疗,能更有效地攻击栓塞后残留的癌细胞,显著提升疗效。最新文献资料显示,这两种疗法的结合在特定类型癌症患者中效果显著,如同陈先生一样肿瘤完全消失,有望改变肝癌治疗的准则。
张碧倚主任说明,目前台湾介入放射线学会积极举办多场教育训练,透过全体介入放射科医师的共同努力确保全台患者能享有更优质的治疗品质。
研究显示 载药微球栓塞治疗有效控制肿瘤进展
刊登在《Liver Cancer》期刊的研究显示,单独使用载药微球栓塞治疗肝癌的1年、3年、5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64%、16.3%和2.1%。疾病无恶化存活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中位数为6.7个月,表明多数患者在接受载药微球栓塞治疗后,肿瘤的进展会在7个月内得到控制。
其他研究显示,免疫疗法对15-25%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有效,患者总体存活率可达12-24个月。张碧倚主任表示:“目前国际上针对两种治疗方法结合的研究都在进行中,但在临床上已可观察到正向发展,相信可以积累更多数据证实。”
盼纳入健保给付 降低病友治疗负担
目前,载药微球栓塞尚未纳入健保给付,一次疗程自费金额约为5-6万元新台币;免疫治疗结合靶向药物治疗则有条件给付晚期肝癌患者。病友陈先生表示,自己参与临床试验无需担心治疗费用,但也担心研究会有结束的一天,希望以自身经验请愿,将载药微球栓塞治疗纳入健保,为肝癌病友带来更多存活希望。
对此,张碧倚主任也分享,载药微球栓塞是台湾介入放射线学会积极推广的先进疗法,学会为此举办了多场相关教育训练。虽然目前该疗法需患者自费,但当未来有机会纳入健保时,通过学会完整的经验传承,将确保全台病友都能获得最佳的治疗品质。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健康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