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和性质
化学元素的周期表和性质
周期表的构成
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的表格,目前包含118种元素。周期表分为七个周期,横排,周期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数。周期表有十六个族,竖排,族数代表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周期表的规律
- 周期规律: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族规律:同一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大,金属性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增强,非金属性随着周期数增加而减弱。
元素的性质
- 原子半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金属性: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同一族中,金属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强。
- 非金属性: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同一族中,非金属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减弱。
- 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O、F元素除外)。
- 最低负化合价:主族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减8(O、F元素除外)。
周期表的应用
- 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如氧化剂、还原剂等。
- 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根据元素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元素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 生物体内的应用:了解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作用,研究生物体生理功能与元素的关系。
学习周期表的建议
- 熟悉周期表的基本构成,了解各个周期、族的元素分布。
- 掌握周期表的规律,能根据元素的位置判断其性质。
- 了解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应用,提高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 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将周期表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习效果。
典型习题解析
习题1
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为26,请写出元素X的名称。
方法:根据题目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原子序数为26。查看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Ⅷ族的元素是铁(Fe)。所以元素X的名称是铁。
习题2
元素Y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请判断元素Y的最高正化合价。
方法:根据题目信息,元素Y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查看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硫(S)。硫的最高正化合价是+6。所以元素Y的最高正化合价是+6。
习题3
元素Z的原子序数为8,请判断元素Z的最低负化合价。
方法:根据题目信息,元素Z的原子序数为8。查看周期表,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是氧(O)。氧的最低负化合价是-2。所以元素Z的最低负化合价是-2。
习题4
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名称,判断其所属的元素族:HClO4(高氯酸)。
方法:高氯酸的酸根是氯酸根(ClO4-),氯酸根中的氯元素化合价为+7。查看周期表,氯的最高正化合价是+7,位于第ⅦA族。所以高氯酸所属的元素族是第ⅦA族。
习题5
元素A的原子半径小于元素B,请判断元素A和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关系。
方法:元素A的原子半径小于元素B,说明元素A位于元素B的右侧。根据周期表的规律,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元素A和元素B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且元素A在元素B的右侧。
习题6
元素C的金属性大于元素D,请判断元素C和元素D在周期表中的关系。
方法:元素C的金属性大于元素D,说明元素C位于元素D的下方。根据周期表的规律,同一族中,金属性随着周期数的增加而增强。所以元素C和元素D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且元素C在元素D的下方。
习题7
元素E的非金属性小于元素F,请判断元素E和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关系。
方法:元素E的非金属性小于元素F,说明元素E位于元素F的右侧。根据周期表的规律,同一周期中,从左至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所以元素E和元素F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且元素E在元素F的右侧。
习题8
请根据以下化合物的名称,判断其所属的元素族:KOH(氢氧化钾)。
方法:氢氧化钾的阴离子是氢氧根(OH-),氢氧根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为-2。查看周期表,氧的最高负化合价是-2,位于第ⅥA族。所以氢氧化钾所属的元素族是第ⅥA族。
以上八道习题涵盖了周期表的构成、规律、元素性质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对周期表的理解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