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择日到拜堂:传统中式婚礼的八大仪式详解
从择日到拜堂:传统中式婚礼的八大仪式详解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变得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中式婚礼,现在还有西式婚礼、轻婚礼、旅行结婚等多种选择。但在许多长辈眼中,传统的中式婚礼依然被视为最完整的婚礼形式。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式婚礼的八个传统步骤,帮助读者了解每个仪式背后的意义。
中式婚礼习俗 - (1) 择日
决定结婚后,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吉日”作为婚期。通常会从通胜(黄历)上选择标有“宜嫁娶”的日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有事情都讲究吉利和适宜。除了查看通胜选择吉日,有些人还会请算命师根据新人的生辰八字推荐合适的日子。
小贴士:如果遇到白事(丧事),则在100天内不宜举行婚礼,需要延期。
中式婚礼习俗 - (2) 过大礼
大家可能听说过情侣关系的四个阶段:追求、求婚、订婚、结婚。其中,“过大礼”就是中式婚礼中的“订婚”环节。在婚礼前2个月至2周内(不得晚于婚礼前2周),选择一个吉时吉日,男方带着聘礼、礼金等前往女方家提亲,向女方家人表示会好好爱护和照顾女方,并感谢女方父母的养育之恩。
关于过大礼的具体程序和清单,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中式婚礼习俗 - (3) 安床
“安床”仪式由“好命佬”将新床搬到新房,然后由“好命婆”用全红色的床单铺床,并放置各种物品,如红枣、莲子、百合、荔枝干等,同时在床头放两封包含“9”字的利是。安床一般在婚前数天择吉时完成。安床后,除新人外其他人不得进入新房,直到新人结婚当晚。
安床寓意着祝福新人百子千孙。
中式婚礼习俗 - (4) 上头
“上头”象征着新人已经长大成人,到了可以组织家庭的阶段,同时也代表着家人对新人的祝福。传统上,上头仪式在婚前一晚进行,由“好命婆”主持,一边梳头一边说吉祥话。关于详细的上头仪式和所需用品,可以参考相关资料。
中式婚礼习俗 - (5) 敬茶
“敬茶”仪式象征着新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答谢。敬茶时,新人会跪在父母面前,男左女右,新郎面向父亲,新娘面向母亲。先由新郎向父亲敬茶,然后是新娘,之后再向母亲敬茶,顺序都是新郎先敬。新人先在新娘家向其父母敬茶,之后出门到新郎家,再向新郎的父母敬茶。敬茶后,父母通常会送上利是或金器首饰,祝福新人。
中式婚礼习俗 - (6) 出门
“出门”指的是在婚礼当天,新郎来到新娘家中,经过一系列“玩新郎”的游戏展示诚意后,将新娘在吉时接走。需要注意的是,在出门时,亲朋好友切勿对新娘说“再见”,因为这有再婚的寓意。此外,未婚的哥哥或姐姐需要回避。
中式婚礼习俗 - (7) 拜堂
“拜堂”是传统中式婚礼的重要仪式,古时,经过拜堂仪式,新人就正式成为夫妻。拜堂的具体动作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最后夫妻交拜”。即先拜家中神明,然后拜父母,最后夫妻对拜。寓意上表示对天地的尊敬、对父母的感恩、对伴侣的包容。
中式婚礼习俗 - (8) 三朝回门
婚礼后的第三天,男方会携带烧猪、礼品等陪同女方回到娘家探望父母,展示新婚的幸福快乐,让父母放心。女方家也会回赠男方一半的礼品。之后,一家人会在一起吃饭,祝福新人新婚快乐。
总结
中式婚礼虽然程序繁多,细节复杂,但每个环节都蕴含着深深的祝福,包括父母对新人的爱。比如敬茶时父母对新人的祝福,或是父母将女儿托付给男方的场景,这些都是中式婚礼带来的动人画面。因此,仍有许多人选择举办中式婚礼。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式婚礼的步骤,帮助想要举办中式婚礼的人了解具体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