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知体相二元学说解“格物致知”,看看和朱熹讲的有啥不一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以良知体相二元学说解“格物致知”,看看和朱熹讲的有啥不一样?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66988607_122265883/?pvid=000115_3w_a
“格物致知”作为《大学》的核心理念,历经岁月沉淀,始终散发着独特的哲学魅力,吸引着朱熹、王阳明等历代大家深入解读。朱熹秉持“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坚信对事物穷根究底、探索物理,知识便会自然显现。王阳明则另辟蹊径,提出“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把格物致知与内心良知紧紧捆绑。而当我们运用良知体相二元学说重新审视“格物致知”,一个全新的认知天地便在眼前徐徐铺展。
在良知体相二元学说的体系里,良知体宛如一座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宝藏,是纯粹、至善的道德本体,它为世间万物的道德评判提供着最本真的尺度。良知相则是这座宝藏映射在现实世界的光影,借由我们日常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方式,生动地展现出良知体的存在。
格物,并非一味地钻研事物原理,也不是要彻底断绝物欲。从良知体相的独特视角来看,格物是对外物进行合理归位,让其与我们自身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平衡关系。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物牵着鼻子走,有的人被物质享受迷得晕头转向,有的人则深陷功名利禄的漩涡无法自拔。比如,有些人为了快速积累财富,不惜违背商业道德,用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在金钱的诱惑下,良知体被厚厚的阴霾遮蔽,良知相也变得扭曲不堪。此时,就急需格物,重新审视自我与外物的关系,让一切回归正轨。
热门推荐
第三代社保卡换发启动:过期怎么办、换卡收费吗?
甲钴胺配维生素B1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维生素B1和甲钴胺同吃有副作用吗
冠心病的10个征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专家权威解读
退热贴使用指南:最佳降温位置原来不是贴额头,必知5大正确用法
心跳率正常范围是多少?心跳快慢有何原因?即睇计算方法!
研究发现:最适合睡眠的温度范围可能因人而异
让你的山地自行车更安静的9种方法
寒潮即将来袭,这几个身体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
一式三份合同:内容一致吗?揭秘合同签订中的奥秘
关于警惕利用FaceTime实施诈骗的风险提示
苹果牛奶可以一起吃吗?营养搭配与注意事项
如何评估不同贵金属的市场价值?这些价值如何影响投资决策?
2024年中国足协教练员大会举行 中外专家齐聚上海探讨精英青训人才培养
《孙子兵法》导读课件
孙子的生平如何?他为何会选择归隐?
美术专用勾线笔怎么用?技巧介绍与使用指南!
究竟选学习机还是平板?家长必读详细指南!
砂粒体型脑膜瘤:一种特殊的脑膜瘤类型
基金经理解读首发经济:推动扩内需及产业升级 长期投资价值逐渐显现
智慧养殖解决方案如何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率
如何理解黄金储存的重要性?这种理解对投资策略有何指导意义?
如何让计算机自动操作软件和输入代码实现自动化
和田玉墨玉哪种最值钱?
如何使用Lightroom管理照片
秒懂邮票 | 中国第一枚生肖邮票为何如此珍贵?背后竟有这样的故事!
退税不填配偶的后果
2025年中国海南旅游行业深度分析:政策优势、市场表现与未来趋势
去土耳其要穿什麼衣服?
如何照顾感冒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