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三味圆:一道传承六百年的江南美味
昆山三味圆:一道传承六百年的江南美味
三味圆,这道源自明代沈万三家的名菜,不仅登上过央视《回家吃饭》节目,还深受古建筑专家陈从周的喜爱。它集小笼、汤包、馄饨之长,皮如汤圆般晶莹剔透,馅如小笼包般汁水满溢,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历史渊源
三味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末明初,与江南巨富沈万三有着不解之缘。沈万三,这位被誉为“江南第一富”的传奇人物,不仅在商业上成就卓著,对饮食文化也有着独特的追求。他特聘名厨,精心研制各式佳肴,用以招待宾客。其中,“八大碗”便是沈万三家宴中的经典之作,而三味圆正是这“八大碗”中的一道压轴汤菜。
制作工艺与特色
三味圆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用优质水面筋作为外皮,馅芯则以鸡脯肉、鲜虾仁、猪腿肉为主料,辅以葱、姜、黄酒等调料,经过精细剁制而成。在鸡汤中煮熟后的三味圆,皮薄馅嫩,晶莹剔透,轻轻一咬,鲜美的汤汁便溢满口腔,令人回味无穷。
这道菜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巧妙地融合了小笼包的鲜美汤汁、汤包的柔软外皮和馄饨的精致小巧,形成了独特的“三味”特色。正如陈从周教授所赞誉的那样,三味圆“集小笼、馄饨、汤包三鲜一体,天下美味也”。
文化传承
陈从周,这位著名的古建筑专家,不仅对园林建筑有着独到的见解,对美食也有着敏锐的品味。当他品尝到三味圆时,不禁挥毫题词:“江苏昆山周庄三味园。味兼小笼汤包、馄饨之长,天下美味也”。这份赞誉,不仅体现了三味圆的美味,更彰显了其在江南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当代发展
历经数百年沧桑,三味圆的制作工艺得以传承至今,成为江南地区逢年过节、婚庆喜宴的必备佳肴。在现代,三味圆不仅在周庄古镇的餐馆中常见,还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一道广受欢迎的美食。
三味圆的故事,是江南饮食文化传承的缩影。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凝结着江南水乡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韵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品尝一碗热腾腾的三味圆,仿佛能让人瞬间穿越回那个车马慢、时光慢的年代,感受那份独特的江南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