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诀养生法:6个字改善肺功能,科学实验证实有效
六字诀养生法:6个字改善肺功能,科学实验证实有效
“六字诀”是一种古老的气功养生法,通过不同的呼吸方式对应不同器官,尤其适合用于改善肺功能。通过练习“六字诀”,你可以进行深呼吸和缩唇呼吸锻炼,从而增强肺部活力,提高肺活量和呼吸效率。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肺部疾病,还能全面提升身体健康。不妨试试,看看你能坚持多久呢?
六字诀的历史渊源与科学依据
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六字诀为吐纳法,通过六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六字诀现存文献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代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陶弘景是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中医学家。《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呬以解极。”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对陶氏六字诀的吐纳法进行了发挥,“大呼结合细呼”;唐代道教学者胡愔在其《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泄图》中,改变了六字与五脏的配合方式,改肺“嘘”为肺“呬”,改心“呼”为心“呵”,改肝“呵”为肝“嘘”,改脾“唏”为脾“呼”,改肾“呬”为肾“吹”,另增胆“嘻”之法。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对六字诀理论与方法的论述是历史上最详细的,对呼吸和读音方法作了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毕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另外,还增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
从当代有关功法流派来看,易筋经、峨眉庄、形意拳、八卦掌、大雁功等虽有六字诀的相关应用,但与原始独立的六字诀功法已不完全相同,在武术动功中大多已变为助力练气的声法练习。今人马礼堂在研究养生气功时,根据传统的六字诀文献,编创了“养气功六字诀”,用于临床治病,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
六字诀的具体练习方法
六字诀的六个字分别是“嘘、呵、呼、呬、吹、嘻”,每个字对应不同的脏腑和功能:
- 嘘(xū):对应肝脏,有助于疏肝理气,改善情绪。
- 呵(hē):对应心脏,有助于宁心安神,改善心血管功能。
- 呼(hū):对应脾脏,有助于健脾和胃,改善消化功能。
- 呬(sī):对应肺脏,是改善肺功能的关键。
- 吹(chuī):对应肾脏,有助于补肾固精。
- 嘻(xī):对应三焦,有助于调节全身气机。
练习时,采用腹式呼吸,重视吐纳调息及气机的引导,可增加呼吸深度,提高肺通气量。通过发出“嘘(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huī)、嘻(xī) ”6种声音,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三焦六个脏腑,辅以意念和导引,从而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功能。动作:依次每个字发音各6秒,反复6遍,每天1-2 组。每字发音6遍后调息2次,待其恢复自然后再进行下一个字的训练。
改善肺功能的科学依据
六字诀通过调节呼吸和经络气血来改善肺功能。研究表明,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选取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分别为健身气功组、步行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肺功能(FEV1、FEV1%、FEV1/FVC)、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其结果表明健身气功组的肺功能、呼吸功能改善均优于步行组及对照组。
实际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练习时间:建议每天早晚各练习一次,每次15-30分钟。
- 环境要求:选择空气清新、安静的地方练习。
- 注意事项:
- 初学者应在专业指导下练习,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不适。
- 练习时保持自然呼吸,不要刻意憋气。
- 如果感到头晕或不适,应立即停止练习。
- 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练习。
通过坚持练习六字诀,你不仅可以改善肺功能,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这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不妨从今天开始,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感受六字诀带来的身心舒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