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两种实用自救法助力夏季防溺水,民警详解安全要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3: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两种实用自救法助力夏季防溺水,民警详解安全要点

炎炎夏日,游泳戏水是许多人喜爱的消暑方式。然而,溺水事故也时有发生。如何在意外落水时进行自救?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民警现场演示救生装备使用方法

眼下,正值暑假,为增强市民防溺水意识,湖北襄阳民警联合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展示了游泳圈、救生衣的正确使用方式。

襄阳市襄城区公安分局民警高天阳介绍,不慎落水时,一定要记住不要惊慌失措,千万记得要将自己的口鼻露出水面,保证肺部有充足的空气,这样才能更好地漂浮在水面。

公安民警模拟了群众落水的危险场景,向群众展示了不同的溺水救援知识。

襄阳市襄城区公安分局民警高培龙介绍,大家如果发现有人落水,不要盲目施救,首先寻找救生衣、救生圈进行施救,千万不要手拉手地施救,防治一起溺水。可以到岸边寻找长竹竿,将溺水者拖上岸。

两种实用的落水自救方法

在广西梧州,公安民警邀请了辖区内的孩子们到游泳馆实地学习,了解一旦意外落水可以采取的两种自救方式,一种是抱膝式,另外一种是仰漂式。

梧州市公安局长洲分局民警杨昆铭介绍,人在落水时首先保持冷静,双手抱住膝盖,低头成蜷缩状,人体会慢慢上浮。当感觉背部离开水面时,迅速向下推水,同时抬头换气,然后下沉恢复抱膝状态,循环往复以确保自身的正常呼吸,这种方式可以延长自救时间。

仰漂式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所需的力更小,节省体力。仰漂的重点,在于让身体的脸部口、鼻部分浮出水面,其余的部位则在水面下维持浮力。首先,将双手放于水中,人往后仰,保持口鼻浮出水面进行缓慢换气。当下沉时,闭上嘴巴、鼻子出气、微微推水等待上浮。

杨昆铭介绍,漂起来的技巧是,在水中让身体放松,待吸满气之后,头部慢慢后仰,避免身体重心集中在身体的下部。同时,调整呼吸节奏,只有在吸气时,空气贮藏于胸腔,让胸腔充满空气才有办法带动身体进行上浮。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哪些地方是高风险地点?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都可能导致溺水。即使是习水性的人,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另外,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容易导致溺水事故。从身体情况来说,如果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也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来说,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有所不同: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暑假期间预防溺水的“六不准”

暑假期间,家长一定要再三叮嘱孩子预防溺水事故的“六不准”。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