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陆游:五次罢官仍怀报国志,诗文传世的南宋爱国巨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7: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陆游:五次罢官仍怀报国志,诗文传世的南宋爱国巨匠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出生于风雨飘摇的南宋时期,一生坎坷,五起五落,却始终怀抱报国之志。从少年时的文学才华到仕途的波折,再到晚年的隐居生活,陆游用坚韧的精神和卓越的文学成就,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果给陆游加一个“定语”,那一定是贯穿他一生的“爱国”。
小时候的陆游,就迷恋打打杀杀,梦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岳飞那样的大英雄,不过丰满的梦想还是敌不过骨感的现实。
一句佳绩无望告乃翁,道尽了一生的辛酸与不甘。

科场情场双失意

公元1125年11月13日(宋徽宗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风狂雨骤之时,陆游出生于淮河上的一条官船里。风声、雨声和着淮河的浪涛,似乎预示着陆游的一生将与风雨同行。

当其时也,陆游的父亲陆宰刚刚奉到上谕,交卸淮南转运副使之职,乘船前往东京沐梁(今开封)。

就在前一天晚上,陆宰夫人梦见了匕宋著名诗人、与苏东坡、黄庭坚齐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


雅好文学的陆宰不能脱俗,心想这孩子说不定是秦观投胎,当即以秦观之字少游为孩子取名陆游。陆游长大以后,朋友们称他为陆务观,就是由此而来。

就在陆游出世前十天,刚刚与匕宋合力破灭辽国的女真族金国,决定从东西两路合击北宋拿下东京。就在陆游未满两月之时,女真的军队占领燕山府(今北京),包围太原。昏庸的宋徽宗当即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桓(钦宗),仓皇南逃。

陆游之父陆宰在这一场国难后的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中丢官失势,从河南荣阳南迁安徽寿县(今寿县),再返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陆家为山阴望族,收书之富,独称江浙。

虽因胡骑南侵,陆家避难东阳3年,但陆游天资聪明,又勤于读书,加上家学渊源,十二三岁即能诗能文。

面对破碎的山河,加上其父的教诲,师友的影响,陆游于诗书之外,读兵书,学击剑,立志匡扶国危,驱除胡虏,能文能武,建功立业。

1153年,28岁的陆游到临安(今杭州)应省试。陆游当时已经才名满天下。但是偏偏丞相秦桧的孙子秦埙也来应试。在门荫制度下,秦埙已经官居敷文阁待制了,可是秦桧还要孙子通过省试、殿试博取状元及第的荣誉。

中国古代官场的知识分子,常常有两种人并世而立:一种是曲意媚上,仗势欺下,良知丧尽却,要找牌坊遮羞,如秦桧,秉承宋高宗赵构意旨,卖国事敌竟以“莫须有”三字杀害正在收复失地的爱国名将岳飞。


其实秦桧色厉内荏,表面一人之下,人莫奈何,内心却极其恐惧,唯恐赵构一死,祸及子孙。所以他门荫后人不足,还要用权势博取功名。

另一种是身在官场,心存良知,正义当前,不计利害,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如当年陆游的主考官陈阜卿,身为两浙转运使考试官,毅然顶住秦桧的压力,将陆游摧为省试第一。陈阜卿虽然为此丢官甚至几次险遭斩首,却毫不后悔。

陆游从此成为秦桧的眼中钉。次年殿试,秦桧动用手中的权力,将才学出众的陆游黜落。也就在这一年,科场失意的陆游,感情上又受到深重的创伤。

绍兴城南,有一名胜——沈园。春光明媚时节,陆游去沈园游览,合巧遇到他的前妻唐碗。陆游与唐碗为姑表兄妹,自小青梅竹马。陆游20岁时,才子佳人终成良缘。

然而,陆游的母亲对于这位娘家侄女非常不满。陆游伉俪情深,又不违背母命,曾经偷偷在外赁屋安置。但还是被其母发现,终于不得不分手。

科场失意的陆游,偏偏又遇相见不能语的心上人。唐碗夫妇知道陆游的失意,特地命人送来酒菜。

此情此境,陆游酒入愁肠,泪涌眼底,面对粉墙,信笔写下了千古名篇《钗头凤》。才女唐婉也应了一首《钗头凤》,在沈园与陆游相遇后不久,忧郁而亡。

因为遇见唐碗,沈园成了陆游的一个永远的心结。数次重游,写过多首思念唐碗的诗句。因为陆游和唐碗凄美的故事,因为刻有陆游和唐碗的名诗,沈园成为中国的爱情名园!

满满的报国情

1158年,秦桧去世3年之后,陆游终于进入官场,出任福建宁德县主簿。主薄只是县官的属员,但毕竟进入官僚阶层。在宁德一年,由于上司的推荐,陆游调任福州。

再过一年,调往南宋首都临安,担任救令所删定官的职务,主要工作是编纂公布的法令,地位并不重要,位置也不高,可是到了临安,他能够更多地接近中央,结识名流要人。日后官拜巫相的周必大,当时就曾比邻而居,时常往来。

1162年,刚刚即位的宋孝宗赵春问周必大,当今的诗人谁能比得上唐代李白。周必大说惟有陆游。于是“小李白”之称不胫而走。

陆游后来经历坎坷,忧愤时事,中年以后诗风更近杜甫。宋孝宗赏识陆游之才学,恩赐进士出身。未经科举考试而由皇帝御赐,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荣耀。当时,陆游担任主管军事的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之职。

皇帝的赏识,文人的推崇,本来足以令陆游仕途畅通。但是,陆游毕竟是文人,不懂官场的潜规则。一则关于宋孝宗近臣的传言,陆游告诉了上司,结果传到了皇帝的耳朵。宋孝宗一怒之下,把陆游逐出京师,下放镇江府通判。

在镇江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的统帅张浚,是陆游的父执,对陆游非常器重。两人都主张收复中原,意气相投。但是由于准备不周,张浚发动的北伐战争仅进行了10天,即以失败告终。张浚被解职,不久病亡。陆游因此受到牵连。

1166年,陆游调任隆兴府通判(今南昌)。南昌地近大江大湖,气候潮湿。陆游到任没多久,就得了风湿病。加之主和派当道,心情不畅。不到一年,终于还是受张浚北伐失败的牵连,为主和派所弹幼,返回老家山阴。

仕途一再受挫,生活贫穷困苦,身体衰弱多病,令陆游精神苦闷,但是,鉴湖的山光水色、绮丽风景,乡间纯朴民风、自然生活,给了陆游莫大的安慰。

陆游虽然“身闲心太平”但是对于破碎的山河始终无法释怀。一有机会,他便向当道上书要求“敢誓糜捐以待驱策”。1169年初,陆游获得夔州(今重庆奉节)通判的任命。他既有一官万里的悲哀,也有可以再次为国建功立业的欣慰。

待久病之躯稍复,陆游立即束装就道,闰五月从绍兴出发,在临安乘船沿南运河而行,在镇江附近的瓜洲进入长江,经金陵(今南京)、池州、黄州(今湖北黄冈)、鄂州、江陵(今湖北宜昌),穿三峡走称归、巴东,足足历时160天,于十月底抵达夔州。一路上,陆游记日记,写诗歌,吊名胜古迹,感慨良多。

壮志未酬,忧愤而死

就在夔州通判3年任期将满之时,四川宣抚使王炎招请陆游前往,正式官衔为:左迅议郎、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当时四川宣抚使设在陕西汉中的南郑,主管西北军民事务,是抗金的前线指挥所。陆游终于能够再度直接参与抗金收复失地的斗争,十分兴奋。

在南郑,陆游作为战时指挥机关的一位干员,经常要到前线传达指令,了解情况。以南郑为圆心,150千米半径之内,除了正东方面金国占领区外,他都常来常往,每一处都留下了陆游与同事的马迹,也留下了不少诗篇。

一次,陆游与同事到沮水滨打猎,正在下马休息之时,突出一阵风起,伴着一声虎啸。一干人脸色都变了。正在退无可退之际,陆游挺起长矛,大喊一声,向老虎冲去,一枪直刺老虎。

晚年陆游多次回忆这次刺虎壮举“…我时在幕府,来往无朝暮,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舖。雪中痛饮百磕空,跳踏山林伐狐兔。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数,孤儿寡妇仇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压血如注,从骑三十皆秦人,面青气夺空相顾……”少年学剑,壮年屠虎,诗人快事,终生难忘。

在南郑,陆游积极襄助宣抚使王炎,建议兵出骆谷,收复长安。然而南宋皇帝根本没有收复沦陷区的决心。1172年深秋时节宋孝宗一道命令,将正在积极进行收复沦陷区作战准备的司令官——宣抚使王炎调离四川。

陆游的梦想顿时破灭。他也离开南郑,到成都安抚使衙门担任有名无事的参议官。从此他在四川一待5年先后被任命为蜀州(今四川崇庆)通判,摄知嘉州(今四川乐山)、荣州(今四川荣县)。

1175年诗人范成大出任四川制置使抵达成都,陆游被任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官阶提高了一级,但仍是有衔无事的冷官。陆游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天府之国的名山胜水,锦官城里酒肆歌院,借醇酒美女消磨时日。

陆游的散漫生活终于引起了注意。有人以“燕饮颓放”为名上奏弹劫。陆游被免去已经发表的知嘉州官职,干脆“拜赐头衔号放翁”。后人因此称他为陆放翁。

1177年8月,陆游被任命为叙州(今四川宜宾)知事,行将赴任之际,朝廷又要他赴临安面圣。入川8年一朝离去,陆游恋恋不舍。迁延迟疑半载之后,次年2月,陆游携家眷离开成都,经眉州、宜宾、庐州,乘江船顺流而下。

东归以后,陆游先被任命为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驻建安(今福建建欧县),不到半年,又被任命为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前往抚州(今江西省临川市)。

1180年底,陆游罢官回乡。在家赋闲6年之后,1186年春,62岁的陆游再度出山,被任命为正五品的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花甲之年,诗人仍心系沦陷山河,遥想镇江和南郑两次从军生涯,力主收复中原。

严州(今浙江桐庐)是当时临安西南的一个大州。140年前,陆游的高祖陆轮曾在这里做过知州。

这使陆游有一种亲切感,山城的生活是安宁的,但他想往的却是南郑的军旅生活。南宋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垂死政权,陆游的爱国主张没有得到任何回音。

宋孝宗虽然赏识陆游的才华,但始终把他当作一个诗人让他在严州“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年任期一满陆游即请辞还乡,再度隐居山阴。

1189年,63岁的宋孝宗倦于政事,传位给宋光宗。陆游循例上书新皇帝,重申他的积极备战,收复中原的主张。陆游一共上了4道札子,最后一道是四月十二日上奏的。

四月二十六日,陆游被任命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这一年冬天,修宋高宗实录,陆游以第一名入选。但是,政敌随即攻讦,陆游又被罢官。这是陆游10年间第二次被参奏。

结语

陆游从1189年11月罢官,至1209年逝世,在这长达20年的时间,几乎完全隐居于绍兴农村。他身处江湖之远,常思庙堂之忧。

“读书三万卷,仕宦皆束阁。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愕。”这是他终生的遗憾。“和亲自古非长策,认与朝家共此忧?”这是他对朝廷的肺腑之言。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佃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是他对沦陷区同胞的牵挂。

即使到了古稀之年陆游仍希望能够杀上战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