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专家解析:脚后跟干裂的5大成因与科学预防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专家解析:脚后跟干裂的5大成因与科学预防法

脚后跟干裂是很多人冬季都会遇到的困扰,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带来疼痛和不便。为什么脚后跟容易干裂?又该如何预防和保养呢?

脚后跟干裂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患处干硬粗糙,还会出现裂口,不仅影响美观,还会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

脚后跟干裂是什么原因?有哪些预防方法?今天就为大家解答。

脚后跟常干裂 可能是这5个原因

足底作为人体角质层最厚的部位之一,缺乏皮脂腺,油脂分泌不足,皮肤失去了天然保湿剂,很容易出现水分流失,如空气干燥或护理不当,会加重足部皮肤干燥,导致皮肤开裂。

除此之外,脚后跟经常开裂还可能与这些问题有关。

1. 缺乏维生素:引起皮肤干裂脱皮

维生素A、维生素B2以及维生素E能帮助皮肤分泌油脂,维持皮肤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如身体缺乏这3种维生素,会导致皮肤弹性下降、干燥粗糙、干裂脱皮,更容易被细菌或者真菌入侵,导致感染。

2. 皮质细胞衰老:导致脚后跟干裂

脚后跟干裂现象高发于45至55岁人群。受内部激素分泌影响,中老年人群皮肤表层组织胶原蛋白合成能力下降,皮肤新陈代谢速度与年轻人相比低了35.9%,细胞代谢循环能力跟不上自身细胞层脱落合成过程,受到外力磨损或负荷运动,导致脚后跟干裂。

3. 真菌感染:引发脚气及干裂

皮肤癣菌感染到足部皮肤,引发脚气(又称为足癣),会出现干裂、脱屑、水疱、糜烂等各种临床表现,且伴有瘙痒症状。足部多汗或长时间浸水、穿不透气的鞋子等都会加剧这种继发性感染。脚部长期处于不透气状态下,对外界的细菌和病毒缺乏免疫系统抵抗力,易导致脚部干燥、干裂发生。

4. 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失去活力易干裂

脚是人体中离心脏最远的部位,气血不足会导致体内血液循环不流畅,脚部营养供应不足,出现脚后跟干裂。长期久坐、久站或缺乏体育锻炼,可导致脚部血液循环变差,皮肤失去活力,皮脂分泌也会受到影响,造成脚部缺乏水分和油脂,出现脚部干燥、开裂。

5. 湿疹:刺激皮肤炎症诱发干裂

诱发脚后跟干裂的常见湿疹有皲裂性湿疹和角化性湿疹。皲裂性湿疹与皮肤表面油脂减少或功能不良有关,如洗浴次数过多、水温过高,长时间接触肥皂、洗涤剂等碱性物质,均会使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增厚、角化,容易导致脚后跟肥厚、皲裂。

角化性湿疹也会导致出现皮肤脱屑、干裂、痒痛等症状,好发在手足部角质层比较厚的部位,易发生于摩擦、经常沾水或进行劳动时,会因外界物质的刺激引起皮肤炎症,出现角化的情况。

3类人群 脚后跟更容易干裂

中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缓,身体机能下降,皮肤弹性变差,脚后跟更容易起皮、干燥、开裂,除年龄因素外,还有些人也易出现皮肤干裂。

1. 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引起脚部干燥

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病变,引起脚部皮肤干燥、无汗、弹性减退,易造成皮肤损伤,出现脚裂的情况。糖尿病还可能引起血管病变,影响下肢血管,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皮肤营养供应不足,也易出现脚裂。

2. 节食减肥:易出现脚后跟干裂

节食减肥容易造成身体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易出现脚后跟干裂问题。

3. 体力劳动长时间摩擦:加剧干裂

干燥环境会导致脚后跟角质层变厚,皮脂腺、毛囊功能下降,脚后跟皮肤缺乏皮脂膜的保护,加上体力劳动时长期的摩擦,更加容易干裂。

牢记4点 预防足部皲裂

1. 补充维生素:维持皮肤代谢功能

维生素A可帮助皮肤分泌油脂,提高皮肤韧性,减少开裂风险。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海鲜等食物是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若日常饮食摄入不足,建议选择萃取自天然植物,富含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素成分的营养补充剂,防止皮肤干燥。维生素B2帮助皮肤促进氧化反应,维持皮肤的正常代谢功能以及自我恢复能力。杂粮、奶制品、蛋黄、绿叶菜等食物中富含B族维生素,平时应适当多吃。由于日常饮食日趋精细化,很难从食物中摄取充足的B族维生素,建议通过含多种维生素B的天然补剂来获取,各营养素之间协同作用效果更佳。维生素E的摄入能够促进身体排毒,减少皮肤表面有毒代谢物淤积,调整皮肤环境健康。日常可通过谷类、绿叶蔬菜和猕猴桃、桑葚等水果补充维生素E。维生素E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易遭到破坏,膳食之外可选择提取自新鲜小麦胚芽的维生素E补剂进行补充,营养价值更高。

2. 饮食合理搭配,多喝水

平时应注意饮食营养及多样化,多吃水果和蔬菜,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可减少足部皲裂的风险。

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保持皮肤弹性和水分,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饮用1.5至1.7升水,防止脚后跟干裂。

3. 保持足部清洁,做好皮肤保湿

足底容易积聚污垢和汗液,如不及时清洁,易滋生细菌,导致足底问题。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足部清洁,建议经常用热水泡脚,水温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可加入适量白醋,其中所含的醋酸、‌钙、‌氨基酸、‌维生素B等成分可软化角质层,‌增强皮肤活力,‌并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避免使用硫磺皂等碱性洗涤用品,减少对皮肤屏障的破坏。对于老化的皮肤和增厚的角质宜及时清理,清洗完及时擦干,可涂敷含橙花蜂蜜、乳木果油、西葫芦籽油等植物成分的润肤露,帮助皮肤锁水保湿,阻挡过敏原和细菌。

4. 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足部外伤和感染

过紧的鞋子可能压迫足部血液循环,容易导致足底干裂,过松的鞋子可能使足部受到外界环境的侵害,选择合适尺码且符合足型的鞋子对于足底健康至关重要。经常浸泡足部作业者,更应注意对足部的保护,避免局部外伤和细菌感染。

参考资料:
[1] 脚后跟开裂需对因治疗[J]. 农村新技术,2022(1):76.DOI:10.3969/j.issn.1002-3542.2022.01.053.
[2] 华明玥. 4招帮你拯救脚后跟[J]. 健康之友,2015(8):90-91.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